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保护文物 埃及与时间赛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6:32 光明网-光明日报

  

保护文物 埃及与时间赛跑

  上埃及的历史名城卢克索每年都吸引世界各地的大量游客

  埃及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经法老时代、希腊罗马时代、基督教时代和伊斯兰教时代。多元文明的悠久历史在埃及留下的各类文化遗址,约占世界文化遗址总量的30%,

洋溢着世界文明的辉煌灿烂,是不同文明共处的见证。

  人类历史上首次联合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大规模行动发生在埃及。1959年,为治理尼罗河、发展国民经济,埃及决定在尼罗河上游修建规模宏大的阿斯旺水坝。但修建水坝将会淹没、毁坏举世闻名的阿布辛拜勒神庙以及其他一些著名的努比亚古代遗址。阿布辛拜勒神庙是古埃及最宏伟的建筑之一。这座举世无双的神庙运用古埃及当时最先进的天文、地理、数学知识,能让阳光只在每年拉姆西斯二世法老的出生日和登基日的2月21日和10月21日这两天巧妙地穿过60多公尺长的通道,照射在庙宇尽头的法老雕像上,堪称古埃及建筑艺术的巅峰之作。为了保住这一绝世遗产,埃及向联合国求助。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大力呼吁下,拯救阿布辛拜勒神庙等遗址群行动得到51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支持。世界各地的专家云集上埃及阿斯旺地区,耗资8000万美元,用了10年时间,对巨大的神庙进行精确测定和计算,编号分割成1000多块,整体迁移到200米外的高处新址,成功地按原样复原,并继续保持其每年两次的“日照奇观”。从1960年到1980年,各国专家还分别对当地的阿斯旺菲莱神庙等其他著名遗址古迹进行了尽可能的挽救和重建,总共耗资3亿美元。

  阿布辛拜勒神庙以及其他努比亚古代遗址的拯救行动,是埃及政府寻求国际社会援助,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成功范例,也使全世界第一次看到了国际间多方筹措资金、联合抢救人类文化遗产的力量。正是在这种力量的感召下,1965年,国际上建立起旨在保护人类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世界遗产信托基金”。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会通过了《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指出世界遗产不仅属于个别国家,而且属于全人类。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社会对妥善保护埃及的世界遗产提供了重要帮助。埃及政府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也不断探索发展国际合作、拓宽国际援助的路子。埃及认为,埃及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既是埃及的,更是世界的。埃及著名的吉萨、孟菲斯金字塔古迹区、上埃及的底比斯古迹、努比亚遗址、开罗的伊斯兰古建筑、南西奈半岛的圣凯瑟琳地区等一大批文化遗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长期来,埃及境内许多世界著名文化遗址的修复和挖掘工作,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国外文物考古机构和专家在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鼎力协助。目前,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外国考古队在埃及境内众多的文化遗址进行考古挖掘。

  拥有“世界遗产”桂冠的埃及名胜古迹繁荣了当地旅游业,每年创造数十亿美元的外汇收入,成为埃及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埃及政府近年来进一步完善了文物区保护管理,出台新的“文物区管理规定”,规范各文物区的范围,划定游览线路,建立游客服务中心,成立定期对文物区进行维修保养的机构。主要文物区还安装了先进的安全检查和监视设备。

  缺乏高素质专业人才,是埃及文物保护的“软肋”。埃及以往侵害文物资源案例中,相当一部分是因为工作人员未能有效履行职责造成的。为此,埃及近年来加大了对考古挖掘和古迹维修等专业技术人员素质的培训力度,除了扩建专门学校外,还选派优秀学员出国深造。埃及还把“从娃娃抓起”作为增强国民文物遗产保护意识的重要环节,每年由政府教育、文化等有关部门、国家博物馆以及民间组织,共同举办儿童文物知识培训班,经常组织中小学生参观博物馆和历史古迹,并推出面向少年儿童的文物说明、照片和绘画、文字宣传教育作品,让孩子进一步了解历史,从小树立文物保护观念。这些举措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保护文物 埃及与时间赛跑

  埃及吉萨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是世界最著名的古迹之一

  随着高新科技的飞速发展,埃及近年来也开始运用因特网建立信息数据系统,完善对埃及境内所有物质及文化遗产的登记注册,为有关机构提供文化遗产的精确信息数据。信息数据系统的建设发展,使政府决策部门和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统筹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及基础设施建设,也有助于埃及更有效地制止文物被毁、被盗和走私行为。隶属埃及信息通讯技术部与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埃及自然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中心,有上百名埃及员工和近200名外国专家。该中心利用先进技术与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介绍和保护埃及自然文化遗产的工作,并担负保护和研究埃及自然文化遗产专业人员的培训。中心的“埃及文化遗产电子地图”网络得到世界著名电脑公司IBM公司和芬兰政府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涵盖埃及境内所有文化遗址的精确数据,有阿拉伯语、英语、法语三个版本,达世界先进水平。该中心建成的“埃及自然遗产”、“开罗建筑遗产”、“阿拉伯音乐宝库”、“埃及民俗文化遗产”等电子数据库也发挥了良好作用。该中心近年来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等国际组织,开展了保护埃及和地中海地区自然、文化遗产的多项研究,已经取得丰硕的研究成果,并开发出一批高科技含量的服务产品。

  规划扩建各类博物馆,也是埃及保护文化遗产的重要措施。近年来,埃及全国各地正在新建、扩建一批博物馆。日前,完成改造工程的开罗科普特博物馆重新开放,它以先进的展览方式展出科普特建筑与艺术成就,包括世界其他博物馆罕见的基督教艺术珍品。目前,有着百年历史的开罗埃及国家博物馆新馆建设和埃及最古老的文物博物馆亚历山大希腊罗马艺术博物馆扩建等多项工程正在紧张进行。随着这些国家与地方各类博物馆的相继落成,将会使更多的埃及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并向世人展示。

  埃及文物最高委员会秘书长哈瓦斯博士在接受采访时说:“埃及已经出台的一系列保护文物措施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目的都是保护埃及文物免遭损坏或被盗,这是我们的首要和唯一任务。为了让我们子孙以及全世界的朋友,都能看到这些历史瑰宝。我们正在与时间赛跑。”(本报开罗7月15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