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夏粮连续三年丰收说明了什么?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7:11 大河网-河南日报

  尽管繁忙夏收的“硝烟”已经散去,但丰收的喜讯,仍在中原大地上传递,喜悦在农民的脸上荡漾。

  据省统计局发布的信息,今年我省夏粮生产再获大丰收,全省夏粮播种面积达7600万亩,总产达568亿斤,比上年增长9%;单产748斤,增长8%。播种面积、单产水平、总产及总产增量均居全国第一位。

  这一信息表明,在国家粮食生产还处于恢复性增长的爬坡阶段时,我省夏粮生产继2004年创出历史新高,去年总产首破500亿斤大关后,今年再创历史最高水平。

  专家指出,作为全年粮食生产的重头戏,今年夏粮的丰收,意味着全年粮食生产大头落地,为新农村建设良好开局奠定了基础。

  “多年来,河南省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对国家的贡献均居全国首位。”卢良恕、李振声等5位中科院、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察看我省今年夏粮生产后,如是评价。

  把党的好政策原原本本交给农民

  “现在党的政策真好,不仅不收钱了,还给发钱!”这是记者在农村采访时,听到农民说的最多的一句话。

  政策之好,好在这三年中央支农惠农力度逐年加大,好在农民得到了更多“真金白银”。

  省农业厅专家用“好事连连、实惠多多、含金高高”来形容中央和我省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支农政策。

  省委、省政府把“三农”作为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把稳定粮食生产作为经济社会发展之基来抓,投入上可谓“挥金入土”:今年全省各级财政拿出300亿元用于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去年在全国率先免征农业税后,我省今年又对种粮农民进行直接补贴、生产资料综合直补等7项补贴共30.45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

  为让这些惠农政策不打折扣,落到实处,省委、省政府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并强调,补贴给农民的钱,“要一分钱也不能少,一天也不能耽误,一户也不能漏掉”,要把党的好政策原原本本地交给广大农民群众,千方百计保护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有专家算了这样一笔账:“过去农民种小麦,除了自己吃,交农业税和提留统筹外,几乎没什么收益可言。现在补贴年年增加,还有最低保护价收购,算下来,农民光种一亩地就减负增收七八百元。”

  种粮也能挣钱了,许多地方出现了农民抢地种的喜人局面。3年间,我省小麦播种面积稳中有增,累计扩大249万亩,为小麦丰收提供了重要保障。

  科技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今年小麦单产首次突破700斤,达到748斤,较上年增长8%,是近年增幅较大的一年。

  “单产大幅提高,科技帮了大忙。”省农业厅副厅长雒魁虎说,“科技提升是我省夏粮增产的不竭动力。”

  近年来,我省开展了一系列“科技增粮行动”,如选育引进推广粮食新品种,推广小麦精播半精播、节水灌溉等一大批农业先进技术,基本实现了良种、良法相配套。目前全省小麦的良种覆盖率达到98%,良种对小麦增产的贡献率达40%以上。同时,实施科技入户行动,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使每个农户有一个科技明白人。由于大面积推广农业先进技术,驻马店、商丘、周口等我省夏粮生产的“大户”,今年单产均突破了800斤。这标志着全省夏粮生产的整体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小麦是“三分种,七分管”。据专家介绍,这几年夏粮虽丰收了,但其间发生的灾情却不敢让人有丝毫大意:2004年,小麦因涝灾而播期普遍推迟;2005年,因农民抢墒播种,导致大面积遭受冻害;2006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的频次为我省历史上最严重的一年。

  对此,省农业部门创造性地开展田间管理工作,提高了粮食生产管理水平。其中抗灾麦播“四补一促”的技术措施和小麦条锈病“准确监测、带药侦查、发现一点、控制一片”的防治策略,不仅使我省夏粮夺得了丰收,其成功经验还被农业部在全国推广,为全国夏粮丰收做出了贡献。

  据介绍,目前我省已基本探索总结出了一套比较成熟的小麦优质高产节本增效规范化栽培技术,在抗旱、防洪、促弱、控旺、防病、治虫等方面都有较系统的应变管理措施,成为夺取夏粮丰收的关键措施。

  优质带来高效益

  作为国家的粮仓,我省小麦生产在全国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过去“好的不多,多的不好”的生产状况,使种粮比较效益低,产品出现卖难,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威胁着国家粮食安全。

  2001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我省“建成全国重要的优质小麦生产与加工基地”的重大决策,积极调整和优化品种结构,推动了小麦经济由总量扩张向质量效益转变。

  “中国小麦看河南,河南小麦看优质”。短短几年,我省优质小麦生产形成了“管理规范化、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经营产业化”的格局。12个小麦主导优质高产品种已经覆盖了全省种植面积的73.8%,达5536万亩。省农业厅总经济师魏仲生介绍,我省优质小麦发展迅速的另一个因素是,通过近年来技术攻关,许多优质小麦品种像郑麦9023、豫麦34、新麦18等,单产普遍高于普通小麦,实现了优质又高产。“这样粮食不愁销,效益又提高,从而稳定了粮食面积”。

  据省农业部门连续6年调查统计,农民种植一亩优质小麦较普通品质小麦增收40多元。据此,2001年至2006年我省累计发展优质小麦17696万亩,使农民增收70亿元以上。

  如今,我省优质小麦不仅实现了我国磨粉小麦零的突破,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催生了我省食品加工业这一产业集群:全省粮食加工能力达3200万吨,面粉、挂面、方便面、面制速冻食品、味精等总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实现了转化增值,拉长了产业链条。

  卢良恕、李振声等院士更是对我省“小麦经济”赞赏有加:“目前,河南小麦生产基本形成了优质与高产并重,质量与效益并举,生产与加工结合的良好局面,初步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健康轨道。”②13

  □本报记者田宜龙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