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歌手大赛果真"步步高"?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09:35 东方网

  蒋萌作品集这两天,央视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再度“开锣”。晚上无事,索性看个热闹。

  比赛为美声组个人决赛,场上男选手个个西装礼服笔挺,女选手纷纷拖地晚礼长裙,仿佛一场盛装舞会。可是,几首歌唱过后,却令人感觉“云里雾里”,颇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一琢磨味,人家“滴里嘟噜”唱的可都是外国歌剧,难怪!待到整场比赛唱完,

美声组似乎没有一个人是用“国语”唱的。为啥中国选手不唱中国的歌剧与美声歌曲呢?大赛评委的解释颇为耐人寻味:外国歌剧有伴唱,容易学一些;更重要的是:中国美声唱法演员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演唱中国作品或用中国的语言,歌曲就变味了。这真令人大跌眼镜,敢情这唱歌也有“挑肥拣瘦”一说?中国人唱中文居然还会“变味”?咱对声乐确属外行,可怎么感觉那么别扭啊!会不会出现咱中国人听不懂、外国人也整不明白的“串味”呢?或许因为“曲高和寡”,又或是观众“艺术细胞有限”,反正较沉闷的气氛下,观众席上有人居然打起了瞌睡!

  既然听不懂,那有啥可看的呢?您还别说,根据近几届大赛经验,一些歌曲不太吸引人的情况下,不少观众已“醉翁之意不在酒”,综合素质考核反而有些看头,比较逗乐。面对某些常识性、中学生都能应付的问题,有的选手“张目结舌”,胡乱作答,洋相频出,令人感觉既好笑,又不知该说啥才好。加上总喜欢“叨叨点评”的余秋雨,“笑眯眯扣分”的徐沛东,观众们重温些常识,了解点声乐新知,也算是找点“别样一乐”吧。

  实话实说,自1984年央视歌手大赛开办以来,的确涌现出过韦唯、毛阿敏等“昔日明星”,一些曾经的大赛歌曲至今也还在被人哼唱。然而,在近几届比赛中,虽说央视与评委们总说“一届更比一届好”,“新人、新作、新亮点频出”,但透过大奖赛歌曲在社会上的“传唱率”、获奖歌手在音乐歌唱界的地位,大赛的影响力恐已难复往昔,水平也未必有溢美之词那么乐观。究其原因,国际国内唱片公司大量涌现,专业制作队伍不断发展,造星运动、策划包装异彩纷呈,这些既是市场化运作、商业水平提升的一种必然,同时也使得歌手、曲作者成名途径不再“单线性”。而在商业化氛围、炒做之风、功利思想过于浓重下,乐坛及娱乐圈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同样也在央视歌手大赛上有所体现。有的选手不惜重金请大赛评委为其谱曲写歌,有的则干脆就是评委的“门生”,这是真心出于对其音乐水准的心悦诚服,还是寄希望捞点人情印象分?还有不少歌手多次反复参赛。这或许是不断追求自我提高的一种表现,但一些人屡屡参赛,却并没太多长进,是否有混“脸熟”之嫌呢?更为严重的是,在一些选手看来,比赛早已不是“重在参与”,得个优秀奖与铜奖没啥“含金量”,但要是拿下银奖甚至金奖,再靠着央视的名头,利马就可能被唱片公司“相中”,商业演出八成会“纷至沓来”,那才叫“出人头地”呢!这种浮躁心态下,某些选手专业与综合水平“稀松”,仓促准备没俩月就来参赛,要说不出洋相,那才真是怪了!

  此外,音乐也好,歌曲也罢,最终都是供人欣赏的。高雅与平易,专业与大众,本身绝非对立,“曲高和寡”更不是专业的“代名词”。真正的音乐应当能够令人获得美的享受,也只有演唱者的感情真正融入到作品当中去,才可能与听众之间产生共鸣。如今某些美声唱法歌手,仅仅模仿个外国调,连故事内容都还“懵懂”,面部表情却故意极为夸张,这怎能不令观众“兴趣转移”呢?而纵观国外一些当红的高音歌唱家,实际也都在走将古典与通俗相结合的道路。莎拉·布莱曼、安德烈·波塞利均是其中代表,“三大男高音”这方面的尝试同样并不少见。

  不过,只要有人乐意赞助打广告,有人愿意参赛露露脸,有人就图看个热闹,“皆大欢喜”下,歌手大赛估计就还可“一届更比一届好”。而上述所言,人家专业人士是否削于一顾,咱就不得而知了。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