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透视港校内地招生热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6日10:00 西安新闻网-西安晚报

  由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引发的生源之争,眼下已波及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围绕着港校“内地掐尖”“教育全球化”等话题,中外大学校长们展开了热烈讨论。

  海外高校:看好潜质优异的内地学子

  今年7月,内地考生报考港校的热情更加高涨,触动了许多人敏感的神经。

  香港大学校长徐立之、香港中文大学校长刘遵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几年内,香港高校还将进一步扩大在内地的招生名额。目前,内地招生比例约占香港高校招生总数的10%,未来这个比例将上升至25%。

  复旦大学副校长蔡达峰说,“港校热”是中国高等教育经受全球化冲击的第一波,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教育面临的竞争将进一步加剧。

  据他分析,海外高校看好内地学子的原因有三:一是海外高校面临本地优质生源不足的问题,而基础教育方面处于强势地位的中国内地,显然是全球招生的首选地;二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学费越来越不成为制约学生选择海外高校就读的主要因素,高中生也可以选择到海外求学;此外,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与海外高校合作办学风气盛行,港澳地区高校在内地招生灵活自主,没有太多约束。

  内地高校:如何应对教育国际化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显示:中国是世界上在国外上大学人数最多的国家,中国大学留学生占全球总数的14%,仅2004年度就多达11.47万人。

  刘遵义认为,内地现行的高招制度,不能完全考核一个学生的全面素质,惟分数论的考核,会吓跑一部分学生。

  蔡达峰指出,相比海外高校,内地高等教育在软硬件、文化、体制等方面均存在不足。教育全球化,有可能导致内地人才流失。随着教育全球化影响加深,学生的本土意识将难免受到冲击。

  法国国立高等先进技术学校校长多米尼克•迪克斯隆教授说,教育全球化给所有国家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各大学可从世界范围选拔最适合自己学校培养的人才,生源的多样性有利于学校的长期发展。

  上海交通大学副校长印杰分析说,通过港校升温,我们应该反思内地高校现行单一的人才选拔、人才培养模式,与其害怕抢夺优质生源,不如多练内功,使自身水平在竞争中上升,否则整体水平不提高,关起门来保护自己,没有出路。

  “鲶鱼效应”:国际竞争激活人才流动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对记者说,港校升温以及海外高校招生热,无疑将产生“鲶鱼效应”———更多优质高校参与招生竞争,受益的是学生。

  所谓“鲶鱼效应”,是指在运送沙丁鱼的过程中,在鱼槽中放一些鲶鱼,让沙丁鱼紧张起来,增加群体活力,防止死亡。

  据印杰分析,“港校热”带来的第一重“鲶鱼效应”是,增强名校的竞争意识,反思内地高校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深化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第二重“鲶鱼效应”是,引入优质教育资源,考生在“一考定终身”中多了一个全新的选择,香港高校在内地招生,为长期受人诟病的内地高考制度注入活力;此外,海外高校先进的教学、管理、人才培养经验,也很值得内地高校借鉴。新华社记者刘丹吕诺周婷玉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