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女记者哭了,却感动了全社会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08:51 东方网 |
近日来,一位女记者打动了众多网友,她就是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23岁的曹爱文。在一次采访落水少女的报道现场,曹爱文不是先去采访,而是挺身而出,趴在女孩身上做人工呼吸。经过多次努力,女孩最终没能醒来。看着女孩的尸体,曹爱文哭了,泪水顺着脸颊滑落。这张照片一经上网,立刻引来众多网友跟帖,很多网友称之为当今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南方都市报7月16日) 曹爱文哭了,却感动了我们整个社会。感动是因为曹爱文面对自身职业要求,毅然选择了秉承一个普通人的人性,以自己微薄之力,努力救助一位素不相识的落水女孩。很多网友冠之以“中国最美丽的女记者”,美丽是因为她的举动彰显了人性之大美,是因为她以自己的实际举动,告诉了所有同行这样一个真理:在生命面前,没有什么更重要。 新闻职业与道德发生冲突时孰轻孰重?一直以来,人们对这一问题有过多次争论,既有国外也有国内的。还记得那幅曾获得普利策奖的新闻照片《饥饿的小女孩》吗?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这幅照片在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的同时,作者凯文·卡特同时还遭到许多人的质疑:身在现场,为什么不去救救那个可怜的小女孩?正是因为无法忍受外界公众与自己内心的道德困惑和越来越大的精神压力,凯文·卡特在获得普利策大奖仅3个月后即走上不归路。记得去年,厦门一位记者因为守株待兔拍摄雨中骑车人被绊倒的画面,同样引起了社会的强烈质疑。 不可否认,新闻职业是事件记录性的工作,但任何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一种分工,都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千万个齿轮中的小小一分子,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人类,为了自己以及其它那些相识和不相识的生命。也就是说,任何职业的最终服务目的还是人。积极救助他人是任何一个社会必须大力张扬的人性之美,舍弃最根本最直接的人性,置身于一侧当事件的记录者,这种理解是对新闻职业要求的断章取义。 就本义上来说,在我们这个素来不乏见义勇为的国度里,曹爱文的举动再平常不过了,更何况她的举动根本就没有什么生命危险。但是,正是她那看似平常的举动,却打破了一些人脑海里的固有观念,让生命重新回到了社会尊重的顶点,让人们看到了社会的人性之光,而不是一种唯职业要求的冷漠。 虽然因为救人,曹爱文最终没能拍摄到唾手可得的第一手新闻,但是,有什么新闻比她的举动更令我们感动的呢? 作者:禾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