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挑花传人年过半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0:34 贵州都市报

  “这是妈妈留给我的挑花帕子,快有100年了。布是妈妈自己纺的,线也是妈妈自己纺的羊毛线。”

  在花溪有名的挑花能手王启萍的家里,我们见到了她保存的母亲留下的挑花作品,虽然已经近百年,但仍然色泽如新。王启萍有些遗憾地说,她绣的两件节日盛装和一些得意之作被借出展览去了。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挑花,王启萍把她留在家里的作品逐一向我们

展示。有花衣袖、花围腰、花背带等。每一件颜色都不一样,花样也不重复。

  挑花艺术独一无二

  “挑花就咱们这里的最多,我们花溪这边湖潮、党武的绣法一样,就是颜色不同。乌当那边的也是十字绣花,但配色多。不过,现在受我们这边的影响挺大,也慢慢和我们一样的。”

  今年54岁的王启萍面容亲切,话语间透出从农村走出来的妇女特有的淳朴。

  王启萍喜爱挑花。用她自己的话来说是有时间就绣。她也是个有心人,不断对挑花技艺进行推敲创新,除绣一些传统的花样图案外,还创新了不少新图案。花溪区文管所的李梅所长给我们介绍到,王启萍现在已经成为挑花的主要传承人。挑花是根据布料的经纬纹理,以挑绣十字形的针法而组成的图案,被称为“挑花”或称为“十字绣花”。

  王启萍介绍挑花技艺分明挑和暗挑两种。明挑是正面挑,正面看;暗挑也是反面挑,正面看。明挑的针法易学,使用最普遍;暗挑必须经较长时期锻炼,技艺熟练才行。

  王启萍说她挑花不需要放样打草稿,也不需要剪纸描图,全凭经验和智慧,按照布的经纬纱路,用“十字针”法———从一处开始铺开,然后曲折返回,完成一片。而以这样的针法和速度,经常需要花几个月的时间才能挑出一块花袖子。

  要学挑花先学数纱

  “我是石板人,当年我们寨子上的姑娘个个都会绣花。我从四五岁开始学,已经绣了50年了。”

  王启萍说,那时候有女孩的人家,从小就跟着妈妈学习绣花。王启萍的妈妈绣花也绣得很好,常常在农活不忙时绣花,“哪天要绣花了,妈妈就烧一笼火。我们在火边坐着,妈妈绣花,给我一些不用的丝线,一块布,随便我乱戳乱绣,她不管我,也不吼我。”

  到了6、7岁,王启萍就开始学着数纱了。横纱、竖纱地数。会数纱以后,就开始学习挑花,妈妈这时候变得很严格了。如果数错纱,绣错线,会挨骂,有时候还会挨打。犯了严重的错误妈妈常常会掐她的眼睛皮,让她看清楚,好好绣。王启萍还常听到村里大人们有时候悄悄地议论,谁家的姑娘聪明能干,绣花绣得好,得去讲来做媳妇。

  王启萍说她很喜欢挑花。几十年了,从开始接触到现在,绣了多少东西,她也记不清了。12岁上下,王启萍参加生产队集体劳动,但刺绣布片和针线总是不离身。休息时,她就带着自己的东西找个僻静处坐下专心绣花。几年后,王启萍不仅学到母亲的刺绣技艺,还自己有了些创新。结婚后,王启萍带大了3个儿子,绣花的水平也得到了提高,上个世纪80年代,王启萍还特地向贵阳市工艺美术研究所刺绣老师王朝珍请教,在不断努力下,她的构图设计能力大大增强,开始大胆尝试一些新式图案。

  挑花传承期盼来人

  对常年刺绣的人来说,最重要的保护好自己的眼睛和手。王启萍感叹自己近几年已经很少动手绣了,除了带孙孙这个原因外,最重要的是因为眼力不济,眼睛渐渐不行了,她已经带了400度的老花镜,家里的绣品大部分是年轻时的作品。挑花的主要的原料是丝线和毛线(毛线是这几年才时兴的),将线劈分后,将细细的线引进针眼内是件极考眼力的活儿。王启萍说每绣几十分钟,就要停下来,看看远方或停下来休息一会儿。

  现在,会挑花的人越来越少了,特别是年轻人更少。王启萍说,只要有人愿意学,她愿意教。被问及担不担心挑花会失传这个问题时,王启萍说她坚信不会失传。

  挑花此次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引来了很多关注。花溪文馆所的李梅所长告诉我们,在刚刚结束的深圳文化博览会上,花溪文广局和广州一家公司签订了300万的开发意向性协议。用以调查、保护和开发挑花艺术。社会有识之士对挑花的重新打造和包装及市场开发,或许能让这个古老的手艺焕发新的活力。作者:来源:金黔在线—贵州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