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银行为何成了怪胎?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0:49 正义网

  目前,由跨行查询收费引发的银行卡收费风波愈演愈烈,压抑多时的火药桶一触即发。在过去短短三年里,从对银行卡收取年费、小额账户收费到跨行查询收费,银行新增收费至今已高达20多项。(7月16日中国证券报)

  银行收费成瘾,用百姓的话说:银行想钱想疯了。想钱想疯了的银行,每次新增收费项目的时候,给出的理由总是以不变应万变:服务占用了系统资源,收费符合国际惯例,

有利于银行提高运营效率等等。

  然而想钱想疯了的银行,难道真的不知今夕何夕,以为现在还是闭关锁国的年代,公众对国际惯例一无所知?公众清楚得很,且不说并非所有国家都收跨行查询费,即使有收取的,在很多国家也只是发生在银行之间,并不让持卡人埋单。至于收取银行卡年费,也同样既不属“国际”也不是“惯例”。

  而所谓成本一说,则不妨听一听业内人士自曝的底细。所谓的成本只是用来唬人的借口。以跨行查询为例,一次大约是0.01M左右的数据,北京1500万人,以平均每人10天查询一次计算,每天也只有150万次的查询,即50M左右的流量。租用2Mb/s带宽就已够用,每个月只需2000元的租费成本,而银行据此收取的跨行查询费却达1350万元之巨。暴利,这就是一个活标本。

  银行口口声声“国际惯例”,然而银行为何不解释一下:国内银行的存款和贷款利差之大,举世少见,并且贷款利率设下限但能上浮,存款利率设上限却只能下浮,不但旱涝保收,而且想多收就可以多收。这是什么“国际惯例”?拉储户的时候,即使不到500元的存款,也是多多益然,求之不得;靠储户存款赚了丰厚的利差,回过年却又收小额账户管理费,又将其0.72%的存款利率降为0.01%,这又是什么“国际惯例”?

  有利可图的“国际惯例”就迫不及待拿来,甚至还要搞“伪国际惯例”来蒙人,而改善服务之类需要增加成本的“国际惯例”则不仅不学,而且以“国情差异”为由弃之不顾。广大客户是银行资金的提供者与利润的创造者,然而银行却屡屡对他们下手。种种匪夷所思的怪状,证明了一个事实:左边吃垄断特权,右边吃“市场化”——如果说这也是一种成本,那么花了如此大的成本,却弄出了想钱想疯了的怪胎,岂不正如一句习语所说,实在是无法承受之重。

作者:奚旭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