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艺术教育应宽容探索者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5:52 新民晚报

  杨东平

  上海师大美术学院毕业生论文事件引发了一场关于艺术教育的讨论。在各类教育中,体育和艺术人才的培养是比较特殊的,体育人才较量的是挑战极限的体能体力,艺术人才较量的是审美的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均非循规蹈矩的知识教育可以胜任,虽然有知识教育的成分。比较而言,我国的各个领域,只有体育人才真正做到了不拘一格、唯才是举,用

成绩说话,而不是什么外语、计算机、发表论文。因而,我国一些竞技体育的成绩很好,真正可以到国际舞台上一争高下。

  当我们越来越强调教育的“科学性”(它往往被歪曲为形式主义的“量化”管理)时,却越来越忽略教育的艺术性,即因材施教的个性和创造性。严格地说,各行各业的天才人物都不是学校能一招一式地培养出来的,但却一定是某种制度文明的产物——有丰厚的文化营养、有对人才的爱惜和尊重、有自由创造的空间等等,艺术人才的培养尤其如此。建国后我国艺术院校形成的学院派的教育模式,从好处说是体系严谨、训练严格、基础扎实;但如果从艺术产出的质量来评价,艺术流派和风格趋同、单一,师徒代代相传、千人一面等问题十分明显,反映的是个性和创造性的严重缺失。传统模式的巨大惯性和“定于一尊”的陈旧定势,加之日趋严重的行政化、官本位和“计划学术”的管理,致使优秀教师、艺术家的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被不断侵蚀。对上海师大教师刘大鸿在美术教育上的探索可以有不同的评价,但他这样的创新在高校不是太多,而是实在太少,是应当得到鼓励的。如果我们的学校教育不能宽容地对待新的探索,没有多样化的精神文化生长的空间,艺术教育的生命必然会委靡、窒息,沦为培养工匠的教育。

  由于艺术教育的特殊性,我认为它不仅最应该、而且最有可能率先进行教育改革,使之成为打破大一统的陈旧传统、先行一步的“教育特区”,因为与文科和理工科的教学改革相比,它不需要额外的资源和条件,需要的只是思想解放和宽容的精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