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毕业大学生和农贸市场的土豆白菜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6:14 新华网

  郭松民

  今天有一条新闻,读过之后,让人感到既辛酸,又寒心:

  辛酸的是,山西省榆社县、翼城县分别有两位家长,在各自的儿女收到高校的录取通知书后,相继自杀,原因就是“无力凑够学费”;寒心的是,频繁发生的此类惨剧,并没

有唤醒大学生们对贫困故乡的责任感,同时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八成贫困生相信上大学可改变命运”(7月17日《中国青年报》),无疑,这指的是他们自己的个人命运。

  当然,如果我们把故乡的贫困以及因贫困而引发的惨剧,都归因于这些贫困生缺乏对故乡的责任感,那绝对是不公平的,而且也会放过真正的原因:一系列不合理的制度安排!包括大学不合理的收费制度,导致农村贫困的诸多政策和法规等等。但承认这一切,并不意味着来自贫困地区的大学生,在面对故乡的贫困时,就可以心安理得:毕竟故乡哺育了你,用自己的知识、能力回报故乡,使后来的弟弟、妹妹以及他们的父母,免遭自己同样的命运,是你在道义上无法推卸的责任。

  一个更为严酷的现实是,贫困生对“上大学可改变命运”的“相信”,已经越来越像是没有任何根据的“迷信”了。日前公布的“2006年中国大学生就业状况调查”表明,2006年毕业的本科生中,截止5月底还有半数以上未找到工作。有66.1%的大学生将月收入定位在人民币1000元到2000元之间的低水准,1.58%的学生甚至愿意“零工资”就业(7月17日新华网)。这就是说,大学生指望通过个人奋斗跻身于有房有车的“中产阶级”之列的前景,基本可以说是镜中花,水中月了。

  更为吊诡的是,大学生们改变命运的愿望越强烈,在人才市场上的相互竞争越激烈,则他们改变命运的可能性就越小。因为处于这种情境中的大学生,恰如农贸市场上竞相压价出售的土豆和白菜---能够低价卖出去,不完全烂在筐里,已经算不错了。

  从这个角度来看,大学生,尤其是那些贫困地区来的贫困生,即便仅仅是从改变自身命运的立场出发,也应该考虑另辟蹊径:回故乡去,通过改变故乡的命运来改变自身的命运!

  大学生回故乡去能干什么?我认为,还不仅仅是扮演“懂技术,会经营”的经济精英角色,而更主要的是要扮演能够带领农民在法律的框架内,参与各种利益博弈的政治和思想精英的角色。这些年来,三农问题为什么会越来越严重?各种坑农、害农的事件为什么会屡禁不止?许许多多不合理的制度安排为什么难以打破?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农村精英人才的大量流失,农民在利益博弈中,在力量和信息两个方面,都处于一种绝对劣势的状态,只能任人宰割。

  而回乡大学生的出现,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这种状态:大学生们在信息、能力方面的优势和农民追求公平、富裕及幸福生活的强烈愿望相结合,就能够有效地将农村的力量整合起来,使利益博弈中的力量对比钟摆逐渐地向有利于农民的方向回摆。大学生也将在这一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成就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无疑,要让大学生回乡服务,单靠他们自己的责任感、热情和吃苦精神都还是不够的,还要靠政府给予一系列的政策支持和保障。在我看来,大学生回乡和中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方针所要达到的目标是完全一致的,所以有关方面应该尽快出台这方面的政策。

  欢迎进入

  欢迎进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