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不妨试行“民生痛苦指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7日17:06 华商网-华商报

  ■徐迅雷

  万物可弃,唯母亲不可弃;自己可辱,唯母亲不可辱。齐达内为什么不惜被红牌罚下,而在世界杯决赛上“突然头袭”马特拉齐?因为“对手用脏话侮辱我母亲和姐姐”!就在听到齐达内披露“冲冠一怒为母亲”的时候,从齐鲁大地传来“悲凉一信弃母亲”的消息:一位自己患病的贫困儿子,将身患绝症的老母亲送入医院3天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写给

母亲的信;已经花了15万、体重仅剩29公斤、罹患胃癌到晚期、生活不能自理的66岁老人,正独自一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煎熬。(7月16日《北京青年报》)

  我宁愿把儿子的这个行为,看成是一次个人的无奈的“求助策划”,而不是真的要抛弃病中的母亲。所以我在报道的字里行间找寻着蛛丝马迹。我看到“母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仿佛觉得这不是写给母亲看的,而是写给他人看的;我读到“你也劳动辛苦了大半生,到如今为什么得不到一点的回报呢”,依稀觉得这不是对母亲的发问,而是对人间的“天问”……不管如何,这个事件是人世间的现实不幸,我们毕竟愧对历尽一生艰难、如今已骨瘦如柴的那位母亲。

  经济学家何塞·卢林贝格,是“不幸福经济学”的创立者,在他看来,人们在关注经济的增长速度时,更应关注“不幸福”的增长速度。而在国际上,有一个衡量民生质量的通行指标,就是“民生痛苦指数”(MiseryIndex)。如今对于我们来说,偷走百姓幸福感觉、削弱百姓心中快乐的,莫过于没有收入或收入不足,以及教育、医疗、住房“新三座大山”的重压。为此,我们应该在国家和省市县各个层级,广泛建立“民生痛苦指数”的统计、监控、公布机制;通过公布“民生痛苦指数”,以利于摈弃围绕着GDP打转转的片面化、物质化的发展思路,推动和谐社会的建设。

  哲人伊壁鸠鲁认为,导向幸福的元素,包括友谊、自由和思想等等主观因素,所以“民生幸福指数”往往有着浓厚的主观色彩。不是说“幸福指数”没有参考价值,而是其潜在的失真度相对较大;而“民生痛苦指数”更为现实、客观,更加清醒、清晰,更具有监督的作用,更富有启发的功效。

  古往今来、无论何处,幸福抑或痛苦,都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存在,当我们面临生老病死而入不敷出的时候,痛苦是很结实的。所以,我们不必讳言一个正在艰难转型的时代,百姓有着种种苦痛和痛苦,而应该让“民生痛苦指数”成为一个寻常的公共话题,并且大方地从这一公共话题出发,大步走向社会公平,大力改善民生质量。这样,对每一位病中母亲的拯救,就用不着小计小谋,因为有着社会的保障救济之道———那才是拯救的正道和大道。

  本版邮箱:hssp03@mail.huash.com全天候等待您的高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