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科研经费为何成了分钱游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0:02 红网

  在很多人眼里,科研项目已经成了“圈钱项目”:只要有了科研项目,科研人员就可以从中提成,甚至有媒体报道说,有人用科研经费买车买房。《中国青年报》报道,近日在上海召开的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上,不止一位参会的大学校长发出这样的呼声:现行的科研经费提成合法不合理,到了不得不改的时候了!

  那么,应该怎么改呢?校长们的一致意见是:提高学校的提成比例。——良知的火

花就这样被金钱熄灭了。本来,公众期待大学校长们对屡受诟病的科研经费的关注和抨击,能够切中要害并“引起疗救的注意”,谁料最后却蜕变成了一场“分钱博弈”,充其量只是一场因为“分钱不均”而引起的科研内讧而已。大学校长与社会公众对科研经费的关注点根本不在一个方面:大学校长关注科研经费的内部分配,而社会公众关注的却是科研腐败。

  首先要问的是,科研经费可以提成吗?科研经费的开支范围里有提成这一项吗?谁说科研经费提成“合法”?科研经费只能据实依法列支,现在呢?其一,科研经费成了行贿经费:一方面送回扣(有的项目经费至少要拿10%打点关节);另一方面送项目(专家评审通过了总课题,科研人员就拿子课题贿赂对方)其二,科研经费又成了洗钱手段:吃喝拉撒可以,自己开公司可以,旅游报销没问题,乃至买房买车都行。这些都是腐败,谁说是“合法”的了?校长们竟然把违法潜规则描述成“合法不合理”,真是不可思议。从这个意义上说,这场科研内讧,实际只是关于科研腐败之“分赃事宜”的一次公开较量罢了。

  据悉我国科研经费每年已达数千亿元,而且还呈逐年递增趋势。这当然是符合“科教兴国”战略的,而且单纯从数量上来说,仍无法与发达国家相比。问题是,并不只是增加科研经费,就能使我国的科技力量迅速强大。我们投入了这么多,产出有多少呢?当然,如果把“完成任务”就当成“科研成果”的话,那估计我们已经“世界领先”了。事实上,一些人也正是这样做的。他们只关心如何申请到大笔科研经费,重心在于“经费”而不在于“产出”,学校评价教师也只看申请到了多少课题,而不管形成了多少有效的产品。一项调查结论令人吃惊:我国近一半的研究开发机构,一年中竟然没有在国际上发表一篇论文。效率低下由此可见一斑。

  虽然纳税人是科研经费的最终埋单人,但对纳税人产生直接效益的科研项目却少之又少。有人说中国的科研人员似乎更偏好于探索未知世界,而对与实际结合的科研项目关注不够。这显然背离了作为投资者的纳税人意愿。我看猫腻就在于前者更容易出“成果”,而后者大家“不看广告看疗效”,所以难出“成果”。归根结底,仍是科研人员只关心能否申请到科研经费,而不关心对社会生活的改善有多少积极的影响。这是科研人员“经济人化”的表现,同时也是“去责任化”的表现。

  纳税人是投资者,但纳税人同时又是局外人。正是对纳税人权益的长期漠视,让科研经费从分配到使用的全过程都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潜规则的暗流里肆意驰骋。这个时候,我们有必要高呼:科研工作必须对纳税人负责!纳税人没有义务白养人,没有价值的“产出”比没有产出还要糟糕一百倍。因此,“提高学校对科研经费的提成比例”是个伪问题,真正的问题是:科研经费为何成了分钱游戏?

稿源:红网 作者:舒圣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