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娱乐颂]新导演何必做旧选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0:07 新京报

  既然《疯狂的石头》证明了所谓“商业片”也可以有“艺术品质”,又何必再让导演们去做商业/艺术这道老掉牙的选择题?

  在《疯狂的石头》一片叫好声中,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黄式宪老师的不同意见格外引人注目:“对于这些年轻导演来说,我认为应该让他们先拍艺术片而不是商业片”。本来,这一观点根本不算稀奇。在中国电影史上,每一次所谓娱乐片掀起一点风浪,立马就会招来

批判。但是经过这么多年反复的辩论之后,在电影工业基础如此脆弱、快感满足仍然不通畅的环境下,发展商业类型片竟然又被放进了商业/艺术的老套争论中,实在令人惊讶,也难怪被媒体冠之以“奇论”。

  个人表达和大众口味、艺术品质和商业要求本来并不是水火不容的两极,但在国人长期以来的二分法思维下,就非要将两者割裂开来二选一。

  选择走何种路线,本来只是导演个人问题,但因为中国的导演基本都出自那么几所艺术院校,结果在那种传统学院派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他们便将这种分裂的精英趣味发展成了中国电影的主流趣味之一。

  中国电影之所以一直未能形成繁荣的类型片创作,除了政策问题(比如未建立分级制带来审查限制),另一重主要原因就是以观众为导向的市场观念一直受到或明或暗的压抑,那种艺术为先的精英观念长期笼罩电影界,一代代电影人都是一出手便冲着大师而去,心气之高以至于对类型片制作抱以轻视态度,认为不过是一些陈词滥调的俗套很容易对付。更有第六代导演声称“如果我拍商业片,肯定是一高手”,事实上与其同辈的张元、李虹、王光利拍的爱情片、恐怖片、喜剧片都以票房评论双失败告终。似乎存在着一种生怕沦为“职业导演”的集体潜意识,绝大部分导演都如此忌讳被扣上“工匠”的帽子,惟恐不表达点什么就会变成一个纯粹的技工。所以拍商业类型片这种职业导演干的活计,内地导演做起来,要么就是以低成本为由,潦草应付,直接奔着送进电影频道而去;要么就是心不甘情不愿,扭扭捏捏,弄得艺术理想跟着市场野心一起膨胀。

  中国电影人大概是太惧怕在市场中迷失自我了,所以当近年来形势的变化迫使他们必须要顺应市场时,始终不甘心纯粹“取悦观众”,总恨不得要搞颠覆、创新。最基本的表现就是好像老老实实讲一个可以给人带来叙事快感的故事,也变成了很掉价的事。导致中国电影界一大吊诡的现象是,一些影片在投资模式、宣传营销、市场定位、包装元素都是类型片,结果却拍成了显示导演个人表达欲望的艺术片。

  而《疯狂的石头》的成功恰恰表明,对于今天的中国电影而言,一部类型片的成功,或许在于不那么急于跳出来言说自我、探索艺术,认认真真地考虑如何在捉襟见肘的条件下充分利用已有的空间,技巧娴熟地讲一个好看的故事。有了这种将市场放在首位的思路和踏实精神,才能真正把握到所谓本土特色和世俗情怀。归根到底,需要一种甘愿做“木匠”(宁浩自称)打磨类型片的职业导演心态。木匠做好了,照样可以把个人的想法和风格融入产品中。

  《疯狂的石头》所引发的强烈反响其实突现出中国电影是多么缺乏既有新的电影思维和创意又有制作诚意的职业导演。既然《疯狂的石头》证明了所谓“商业片”也可以有“艺术品质”,又何必再让导演们去做商业/艺术这道老掉牙的选择题?

  □苏木(北京影评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