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文化遗产不能有“壳”无“魂”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6:03 大洋网-广州日报

  

文化遗产不能有“壳”无“魂”
在“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提出之前,人们以为,文字记录、实物等看得见摸得着的文化形式,远比非文字(口承)、非实物的遗产珍贵。“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说法流行之后,大家方才意识到,那些曾经遭排斥以至破坏的、具有与文字记录和物质文化同等价值的东西(如史诗、歌谣、神话、传说、民间音乐、说唱、戏曲、节庆、礼仪及美术等等),其价值不仅不低于“物质文化”,甚至还可能比后者远为珍贵。

  如今,国家“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列入了数量可观的项目;为了从国家那里获得更多“符号资源”,地方政府也纷纷将“申遗”当作工作重点;在中国大地上,“遗产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了,其数量如此之多,以至于使我怀疑名录产生的历史依据。

  据文化史研究者研究发现,继“火烧圆明园”之类的帝国主义者恶行发生之后,发自于中国本土的、更有组织的“反文化运动”纷至沓来。在过去一个世纪,大到坚固的城池,小到弱小的民居,都已被拆得差不多了(“拆”字代表的做法当下仍然被实践着)。国人对于祖传之物的仇恨,不仅施加于古建筑等所谓“物质文化”上,而且还施加于“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上。在所谓“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中,许多声称“原汁原味”的种类,如今其实都已面目全非。试想,我们有多少传统戏曲、民间音乐,是真正传统的?它们有多少能避免百年来种种“戏改”和“民族音乐整理”运动的改造?除了作为形式的“遗产”之外,古人之“心”(精神价值),更是在“破旧立新”中遭到了彻底否定,戴着“非理性”、“落后”、“反科学”等大帽子,遭到大肆批判。

  “反文化运动”带来一个心态上的后果:我们要求自己与祖先划清界限,要求自己将遗忘历史当成开创未来的前提……

  然而,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在过去几年里,国内不同地区纷纷重新发现了自己的遗产,并争着宣称,自己这个地方的传统,比别人那些地方的传统,历史更为悠久(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古代”),价值更为高贵。

  中国文化在漫长的20世纪中之遭受破坏,在短暂的21世纪初之猛然“自觉”,这一“突变”,令人啼笑皆非。

  别以为我是“遗产保护运动”的反对派:事实上,假如有机会,我实在特别甘愿成为这一运动的积极参与人。我之所以斗胆将自己感觉到的“突然”及从“突然”之感延伸出来的质疑说出来,无非是因为我深感传统的奇迹般“复活”有其令人难以置信的方面。怎样才能避免遗产在被保护中再度成为过眼烟云的“运动”的牺牲品?

  于我而言,任何遗产都不仅仅是文化形式,而且还包含着精神内涵。古人之“心”是遗产承载的精神价值,是遗产形式背后的价值。我们若不用相对的态度来礼遇之,那么遗产保护只能算是表面的。我们至少应当认识到,让古代文化的遗产得以保留,为的是从符号和精神上,为日益单调化的现代生活提供某种补充。可惜的是,人们在保护遗产的过程中,时常犯“形式主义”的错误,易于“误认为”,遗产保护者需要做的事,包括了清除遗产之精神内涵(特别是其中所谓的“负面价值”——比如庙宇中的信仰因素)。在20世纪“中国式进步主义”的潜移默化下,人们鄙视遗产的精神内涵,以为它与我们的时代精神格格不入,严重者,甚至会将清除遗产的“落后因素”、变之为“纯粹文化形式”当成自诩的“历史使命”。倘若这种对于遗产精神价值的蔑视还持续存在,遗产保护就不可能是出于真心。

  要真心保护遗产,我们就应反思现代历史观念,避免无端守护遗产的“空壳”,更多地发掘、尊重和珍惜遗产所承载的精神价值。

  王铭铭

  北京大学人类学教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