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挤扁”人行道停车遭炮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9:09 南方新闻网

  “挤扁”人行道停车遭炮轰

  广州政协副主席黎宝松称有关措施破坏城市规划,市民担心出行安全受影响

  “如果人行道净宽不少于3.5米且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建筑物退缩位将可设置公益性质的临时停车点。”这是广州市交委日前在广州市开展停车场联合整治行

动月活动新闻通报会上透露的。而昨日,这一观点遭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黎宝松炮轰,被指是个“馊主意”。不少市民也对此提出质疑:人行道设停车场合适吗?市民出行安全会否因此受影响?

  近日,市交委在广州市开展停车场联合整治行动月活动新闻通报会上表示,广州将出台一系列缓解措施,解决目前存在的停车难问题,其中便包括了市城管办提出的措施——人行道退缩位合条件可停车。

  “这项措施是个馊主意”

  昨日,这一热点新闻被国家建设部专家委员会专家、广州市政协副主席黎宝松一口否定,“退缩位人行道设停车点是个馊主意,是病急乱投医的做法”。

  黎宝松表示,这首先直接影响到市民日常的生活、出行安全,人行道缩位3.5米,叫行人怎么走?如果连人行道都可以走汽车,那么整个城市规划、市政道路管理岂不是乱了套?黎说,人行道绝不能作为停车场,也不能因为车位不够而将汽车引上人行道,他表示,这项措施的出台太粗糙,建议实施前应多方了解意见。

  “市民出行安全不容忽视”

  “人行道也能停车,那我们的出行安全如何保证?”昨日,接受采访的市民对于新出台的这项措施几乎有着同样的反应。

  尽管试行办法中规定,申请业主要在人行道和建筑物退缩位临时停车点之间设置高度不少于40厘米的护栏、绿化带等进行明显分割,然而,市民们依然感到担忧。

  市民吴先生说,虽然设置了护栏和绿化带,但万一司机不遵守规矩,出现人行道上人车抢道的情形,行人就会处于危险的境地,被车撞的风险也相应增加。

  三大疑问

  1

  开辟停车场还叫人行道?

  “人行道本来不能停车的,现在怎么又说能停了?”市民老王称,他还记得今年3月中旬,广州开展过为期一个月的整治人行道乱停车专项行动,不少乱停车辆还被抄牌罚款,“怎么过了4个月风向就变了?”

  有关管理部门人士则表示,按照新出台的这一举措,人行道净宽不少于3.5米(人流密度地段应适当增加宽度),且不影响附近居民生活质量及日常活动的,可利用建筑物退缩位设置临时停车点,再加上护栏、绿化带等隔开,这样无疑是占用了人行道的空间,把人行道“挤扁”了。然而,反过来说,也可以看成划为停车位的这部分空间已不再归属于人行道,而是独立的停车场,因此也就可以合理地解释合法性问题,只不过行人行走的空间受到了影响。

  “但是,划停车位的前提是不影响居民日常活动,对于居民来说,应该不会造成什么负面效果,”该人士说。

  此外,有专家指出,在闹市区,如北京路、天河城等商业旺地,3.5米的人行道宽度够用吗?虽然《标准》表示在人流密集地段应适当增加宽度,但宽度应该增加多少才又安全又不影响市民通行?

  2

  万一车丢了找谁去索赔?

  有交通专家认为,人行道退缩位可设停车位的政策形同虚设。按照规定,建筑物退缩位临时停车点为公益性车辆停放点,对停放车辆不能收取任何费用。虽然方便了市民,但是申请业主不仅要承诺加强门前七包管理,要负责对停车点地块及路口按行车标准进行铺设加固并维护保养,还要设置不少于40厘米的护栏和绿化带。另外,申请业主还要负责在通行路口的人行道两侧设置警示桩,并按国家标准设置停车位及交通标线。“申请这样一个临时停车位,业主不仅不能收费,还要负责这么多的事情,有谁会做这样的赔本买卖?”该专家认为,该政策似乎给停车难提供了一个解决之道,但细究起来,种种限制会导致无人申请的局面,从此种意义上讲,政策形同虚设。

  另一方面,如果丢车了怎么办?专家表示,由于停车点是公益性的,免费对市民开放,如果车丢了,车主该向谁索赔呢?如果向业主索赔,业主能接受吗?对此,市民王先生也表达了他的担忧:“车是可以免费停了,可是没人看管,万一丢了,我该找谁去索赔?还不如找一个正规停车场,车辆保管有保障。”

  3

  新辟停车场缓解仅一时?

  广州出台这一新举措,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面临的停车难题。市交委的相关数据显示,广州的停车场供求矛盾日益突出,泊位缺口将近30万个,而且在未来几年内缺口仍将增大。

  有关部门管理人士认为,随着汽车拥有量的急剧增多,广州的停车难问题已非常尖锐,政府部门多年来也在致力解决,先是想方设法在路边开设咪表停车位,最大限度地利用道路资源扩充停车场;当有限的道路资源被充分利用完毕后,如今开始把目光转向人行道。

  “由于先天的规划不合理,这也只能是杯水车薪的权宜之计”,一名长期研究道路交通的学者表示,在部分人行道新辟停车位,毕竟车位有限,缓解停车困局恐怕只能维持一时,最大限度地扩宽道路资源,或者将城市中心区外移,或许才是解决问题的长远之道。

  亦有交通专家认为,人行道建筑物退缩位设停车位不妨先试点,再根据试点情况完善方案。

  采写:本报记者陈捷生罗斯丁实习生毛志远程建兰

  图:

  傍晚时分,五羊新城有很多车辆就直接停靠在路边。

  本报记者卢汉欣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