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把实习当作就业“练兵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09:23 南方日报

  “大学生暑期做什么?”

  实习篇

  毕业生忙着找工作,非毕业生也没闲着。暑假成了学子们提前熟悉求职市场的最好时机,而各用人单位、企业也成了学生们的“练兵场”。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虽然社会

实践今年受到深圳高校学生的热捧,但是对留在深圳本地的学生来说,更多的人不甘于“赋闲”在家,而是纷纷选择了不同方式的实习,为日后毕业找工作谋求更多的机会。从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来看,利用暑假找实习的大学生逐渐呈现出“低年级化”趋势。

  【学生】

  提前感受就业压力

  陈宝玲是深圳大学人力资源管理系2003级的学生,即将迈进大四的她,把大学时代的最后一个暑假留给了实习。一个星期前,她和系里另外26名学生一起,幸运地得到了到深圳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习的机会。据了解,市人才交流服务中心是深大人力资源管理系学生的定点实习基地,今年暑假,共有27名学生被安排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的各个部门实习,包括综合部、市场部、人事代理部、信息部、测评部等。作为班长,陈宝玲被安排在综合部,这几天正在负责一个针对企业和来深求职择业群体的专项调查。她和同伴刚刚把问卷设计好了,这几天准备开展实地问卷调查。“在学校里只是学习而已,但是实习了,凡事都要自己想,自己处理。”

  与其他类型的岗位相比,陈宝玲觉得她所在的实习岗位很有“独特优势”:“人才大市场是全国各地的毕业生、求职者找工作的地方,每天都举办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招聘会。在这里实习,我也能提前感受一下求职的气氛。”深圳人才大市场是全国最火爆的人才市场,一周6天举行现场招聘。上周四,人才大市场在暑期里专门针对毕业生的免费专场招聘会正式启动,吸引了近万名求职者进场招聘。在人才交流服务中心实习的陈宝玲好不容易挤进去亲身体验了一把,却发现一个薪水才不过1000元的临时工职位,现场就收到了1000多份简历!“我的天,真不知道明年我毕业了,情况会不会更糟糕!”实习让她提前感受了就业压力,也促使她把握现有的实习机会,期望能好好表现。

  【趋势】

  实习学生呈“低年级化”

  与内地其他城市相比,广州、深圳等媒体发达,成了不少文科类学生实习的“大本营”。而从近几年尤其是今年的情况来看,实习的学生逐渐呈“低年级化”趋势。小李是南昌大学05级新闻专业的学生,算起来他还只是一名大一学生,可是暑假还没开始,他就托人帮忙找到深圳一家报社实习,一放暑假,家都没回就直奔报社。对此,小李觉得是顺理成章的事:“早点出来锻炼自己,熟悉业务,还能发展人脉,为毕业找工作打好基础。现在很多单位喜欢招有经验的大学生,多一份实习简历就等于多了一块敲门砖。”他还告诉记者,他班上好多同学都在实习了,有的在报社、有的在电视台,还有的正在找。“这个暑假,班上没有几个闲人。”

  小覃是深圳本地人,从高中开始就到英国读书,现在伦敦大学读大一,学的是新闻摄影。说来奇怪,小覃这次回到深圳,不是来休假,也不是来探亲,是来实习的。“很多人都以为在国外读书工作就好找,其实还是有门槛的,比如在英国,很多公司要求有工作和实习经验,可是在国外找地方实习又很难,所以我还是先回国内来实习了。”在报社跟着摄影记者实习了近两个月,小覃很是卖力,虽然是女孩子,却不喊苦不喊累,有什么活儿,二话不说就背了个摄影包出去干活。她说,即便只是实习,也要好好干出个样来,让自己更早适应工作的环境和压力,毕业后更有竞争力。

  【用人单位】

  实习生培训成本大

  实际上,能够提供规范实习机会的单位数量有限,对于涉世未深的学生而言,找实习单位也不容易。有些学生实习没得到什么收获,反倒还吃了亏。小林去年6月毕业,但是找工并不顺利,由于没有工作经验,他只觅到一份有三个月实习期的工作,在一家房地产公司当业务拓展员。公司并没有对整个实习期作出十分周密的安排,而是今天让你整理清单,明天帮主管复印材料,干的全是跑腿的活儿。实际业务却没人指导,就让小林自己去市场上“摸索”拓展客户。好不容易跑了两个多月,小林也算是拓展了几个客户,马上就试用期满了,而公司却以“业绩不突出,不符合公司发展理念”为由让他打道回府。近三个月的实习,虽然每天有30元的补贴,可是每天他为了跑业务所花的交通费统统是自己支付,没人为他买单。

  而其他一些事先交付了押金之后血本无归的案例也是屡见不鲜。更惨的是,有些企业不但不给报酬,反而要收取实习费,理由是公司需要对实习生花费培训成本。在采访中,也有企业向记者吐苦水:“实习生初来上岗,什么都不懂,我们肯定要花人力、财力、精力去培训,但实习生一般只来两三个月,甚至半个月,等我们教会他们怎么做之后,他们就拍拍屁股走人了。对我们企业来说,成本实在是太大了!”

  【人事部门】

  可否借鉴“准就业见习制度”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与针对找工作的招聘会相比,针对实习的双选会寥寥无几。去年市人事局毕业生就业市场曾尝试举办了一次大型的“2005/2006夏季就业暨实习双选会”,但却出现一个奇怪现象:“就业暨实习双选会”实际上成了“单选会”,不少企业对“实习”并不“感冒”,导致不少兴冲冲来寻求实习机会的学生失望而归。今年,类似的实习双选会还未见踪影。市人才大市场有关人士向记者表示,大学生实习市场目前尚未成熟,相关制度也并没有完善,因此除了学校与企业之间建有友好实习协议关系外,暂时不会有大规模的实习专场招聘会。

  据了解,从今年7月1日起,广州正式启动“准就业见习制度”,毕业后未落实工作单位且进行了未就业登记的广州生源高校毕业生,可以到有需要的用人单位进行见习,见习期间市财政将给予每个见习学生每个工作日15元的生活补贴,一个月最多22天。对此,市人才大市场有关人士建议,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深圳可否也借鉴该制度,通过财政补贴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实现用人单位和高校实习生的良性对接?

  本报记者洪奕宜实习生李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