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男儿“弃母”与“拯救”之道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8日11:45 生活报

  徐迅雷

  近日,从齐鲁大地传来“悲凉一信弃母亲”的消息:一位患病的贫困儿子,将身患绝症的老母亲送入医院3天后不辞而别,仅留下一封写给母亲的信;已经花了15万,体重仅剩29公斤,罹患胃癌到晚期,生活已不能自理的66岁老人,正独自一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痛的煎熬。

  人们似乎应该把儿子的这个行为,看成是一次个人的无奈的“求助策划”,而不是真的要抛弃病中的母亲。所以人们从儿子留书的内容里不难找到答案。这个人写“母亲,儿子我身体也不好,有肝病已纤维化,离肝硬化不远了,治疗几年花了不少钱”,仿佛觉得这不是写给母亲看的,而是写给他人看的;信中说“你也劳动辛苦了大半生,到如今为什么得不到一点儿的回报呢”,依稀觉得这不是对母亲的发问,而是对社会的提问。

  由于没有更深入的报道,我们无法推定这到底是写给母亲的无情辞别信,还是写给公众的深情求助信。从报道中我们了解到,“一单位送来的花篮,条幅上写着,你的药费我们承担。”这应该是“求助”的结果。但不管如何,这个事件到了这个地步,是人世间的现实不幸。

  古往今来,无论何处,幸福抑或痛苦,都是一种现实的、客观的存在。当我们面临生老病死而入不敷出的时候,痛苦是很现实的。所以,我们不必讳言一个正在艰难转型的时代,百姓有着种种痛苦,而应该让民生痛苦指数成为一个寻常的公共话题,并且大方地从这一公共话题出发,大步走向社会公平,大力改善民生质量。这样,对每一位病中母亲的拯救,就用不着小计小谋,因为有着社会的保障救济之道———那才是拯救的正道和大道。

  (生活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