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近乡情怯 未语泪流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0:32 新文化报

  昨日,本报知青返乡团第二队——“凉水庆荣团”返乡,16位上海知青找到回家的感觉,一位知青表示要为乡亲们做点什么,今后会来考察

  一种泪水属于他乡遇故知,一种泪水属于久别重逢……天刚擦亮,凉水镇庆荣村几户村民就早早起了床,一伙去城里买最鲜的蔬菜,一伙去杀狗剥皮烀肉,还有一伙去准备民族服装和乐器。几小时后,“上海伢子”到家喽!接下来的场面,村民朴五男用一句话概括

:尽情哭吧!昨日,本报知青返乡团第二队——“凉水庆荣团”返乡,16位上海知青与村民们热泪盈盈,激情相拥。

  归心似箭 提前40分钟出发

  本定9时从珲春市出发,但8时20分,拎着几大包上海糖果的知青们都上了珲春市政府提供的中巴车,“早点走吧。”一路行来,欢声笑语。302国道右面山岭耸峙,左面江水盈盈,大家说最大的变化是山上的树多了。知青们忽而指山,忽而指水,那里留下当年多少故事:游泳、滑冰、砍柴、站岗、上山搜特务……当时的劳作,在今天看来是那么有趣,当时的快乐,在今天看来是那么幸福。

  家在眼前 含泪激情相拥

  中巴车驶进庆荣村,所有知青忽然不再言语,个个神情紧张,要见面了。

  9时30分,中巴车停在村民李粉子家的门口,李粉子等十余人正在院中忙碌。看到知青们来了,大家放下手中活计,冲了出来。

  还认得他!还认得她!拥抱和泪水,“上海式的朝鲜族语”和“朝鲜族式的上海话”,时间在重逢那刻停止:

  中风的老队长宋钟奎左手动不了,但他右手扔开拐杖迎接“上海伢子”的拥抱。记者话刚一问出口,老人像孩子一样,嘴一扁,又哭了;张珉玉从图们赶来了,当年的上海知青毛志金、邵啸林等下乡的头几个月,就住在她家;李文潮从延吉赶来了,他忘不了当年这些知青哥哥和姐姐;李春福从图们赶来了,这位老大娘一眼就认出当年曾住在她家的胡贤盛,二小队就这么一位戴眼镜的知青,没跑;67岁的李贞林又怎能不从图们赶来?她是当年老贫农户长的爱人,“小毛”——毛志金是她老人家最喜欢的孩子……住在大连54岁的宋英今忘不掉童年玩伴,得知上海知青“回家”,临时买张硬座票坐火车回来了,昨天10时总算及时赶到。

  惊喜交加 旧时茅舍还在

  那座知青们自己搭建的草房,是村里最靠近图们江的房子,这座房子坐落在祖国的边境线上。房子还在吗?从上海登机一刻起,知青们心里就在打鼓。在村里问起,村民神秘地笑笑,不说谜底。十余名知青只好踏着熟悉的乡路,向江边走去。

  什么叫何处不相逢!不时有村民擦肩而过,然后回头,知青也回头,眼神相对,细细端详,啊!竟然是你!接下来是拥抱与泪水。走吧!与我们一同去看那里还有没有老房子。队伍越来越大,10分钟的路走了30分钟。

  来到江边,只见一个栅栏围着一个院子,推开栅栏门,知青王爱娣突然发现了什么,拉住几位知青大喊:“这个栅栏门,是我们当年牛棚的门啊!”其他人一看,果真是!再向里走,一转弯,小小一座白房子出现在大家眼前。

  就是它!大家欢呼着,奔了过去。“这是当年我们在村里木匠的带领下,花了两个月时间盖的,男生住西屋,女生住东屋。”知青胡贤盛发现房顶已被翻建,“那时是茅草顶,如今换了瓦顶,房前的猪圈和双杠也都消失了。”房门紧锁,主人不在,大家略显怅然。房前合影后,众知青在本报大旗上签名留念。

  情深意长 酒罢歌舞相和

  

  回来之后,已近晌午。村民们早把两条狗烀得熟透,8张桌子在院里摆开,酒香已弥漫开来。在众人欲举杯之际,珲春市副市长林慧英带着几箱白酒赶来了,这是珲春市送给乡亲们款待知青的酒。小院之内,16位知青与40多位乡亲推杯换盏,感情,全在酒里。酒宴过罢,朝鲜族“阿妈妮”换上民族服饰,手捧民族鼓,载歌载舞。知青们也加入歌舞队内,普通话、朝鲜族语、上海话共同唱响:敬爱的毛主席,延边人民热爱你……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

 [1] [2] [下一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