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寒暑假是学生假期 还是补课旺季?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0:51 四川新闻网

  很多年来,寒暑假的到来已经不能让小学生的神经为此兴奋了,暂时离开学校的孩子毫无例外地被投入到众多的补课学校里。兴奋的是这些“教育产业”的老板和业余时间出来赚外快的老师,因为教育这个市场在假期才迎来了真正的“旺季”。

  我因为工作的关系,有机会深入到这个教育的怪圈,见识在这个怪圈中的当事人:公立学校、民办补课机构、家长和学生。教育部门对中小学假期补课有着严格的限制,但是

老师私自开班讲新课也不是什么奇闻。公立学校补课被堵死,民办补课机构正好借此大展宏图。于是,刚刚放假的学生,大都被家长安排在各种各样的补课班中。在这个怪圈中,家长投入不菲的补课费,学生丧失了一个欢乐的假期。

  在这场补课风潮中,是谁推动了这个体系的高速运转呢?

  我曾参加过一个社区的调查。这个社区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95%参加课外补习,每周课时在4~8小时,一二年级小学生有80%参加课外补习,每周课时在4小时左右。家长每月在文化课补习上投入的费用在150元~320元之间,这还不包括非文化课补习,比如书法、绘画、舞蹈、音乐、跆拳道等。在我的调查中,每月支出上千元补课费、孩子学习课程超过6门、每周补课在5天以上的竟然不止一例,令人瞠目结舌。更令人瞠目结舌的是补习课程。我所在的城市,小学升初中仍有一些重点中学持有“掐尖”的特权,入学考试被冠以“综合素质测评”的美称。为了抗衡补课学校的提前培训和押题,考题越来越离谱,与之相佐的是补习课程泛滥无度。小学生英语补习以初三水平为目标,素质综合则包括大学语文、高中历史、科学史、艺术史、社会百科、物理化学常识、脑筋急转弯等,让人怀疑走进了某个特殊的大学课堂。

  素质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作为一个概念被提出已经有五六年的历史了。在所有的口号与改革稍息之后,我们所见的素质教育不过仍然是一个糊涂的概念而已,因为近年来所标榜的素质教育成功的典范仍然是以考上清华、北大乃至于牛津、剑桥为标志。更为可悲的是,素质教育的提出,使应试教育也披上了这个美丽的外衣。在这个外衣下打拼的学生实际面对的是更残酷的考试竞争,所接受的是更严格的应试教育,小学生的肩上无形中又多了一个更加沉重的“书包”。

  在关于补课的行政命令、媒体曝光与争论背后,表现出的是教育本身的失语。民办补课学校的生存理由,在于正规学校无法提供针对学生个体的特别教育,更在于正规学校无法面对日益怪异的各种升学考试;家长为课外补习推波助澜,是因为获取优秀教育资源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不补必然处于劣势;正规学校为了增强竞争优势,必然想尽办法争取优质生源。更何况,还有一些学校因为受到政策的“惠顾”,享有“掐尖”的特权,优势显赫,致使考生数量庞大,“掐尖”难度越来越大,只能把考试越做越难,越做越怪。而所有的补课班又都唯升学马首是瞻,怪圈由此形成。

  据说,某城市在暑期来临之际,发下红头文件严查假期补课。不知道严查的范围包不包括民办补课学校,如果包括,第一个反对的肯定是家长,因为考试和升学的“紧箍咒”并不会因此从学生的头上消失。(萨伯特)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