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金发碧眼看中国:中国令她心醉神往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1:08 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卡塔里娜·利耶赫克无法解释自己为什么要离开丈夫,放下工作,抛开在瑞典的“完美生活”,来到中国。但她就是这么做了。“我当时不知道路在哪里,但是我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感觉要出去走走。”香港《南华早报》日前刊登一篇题为《瑞典女人的中国梦》的署名文章,介绍了利耶赫克圆中国梦的经历……

  这个口齿伶俐的年轻女孩酷爱旅行,天性好奇,在瑞典曾经当过记者。对于父亲给

她讲述的中国古老传说和神话,她一直心醉神往。利耶赫克说:“中央王国的想象一直在我脑海中萦绕。”她一直以来就计划和丈夫迈克尔移居国外。“但是我等不及他的公司决定把他派到哪个国家了,我干脆离开了他,到北京来,进入一所大学学中文。我丢下了一切。”

  利耶赫克正在写一本关于她经历的书。这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在其他外国记者为满足西方读者的需求,忙于用英语写作有关中国大陆的文章时,利耶赫克用中文为中文读者写了一本书。书的主题是西方人!

  这个用中文写作的金发外国人所写的书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各种采访纷至沓来。利耶赫克说:“很多媒体报道了我,主要是北京和上海的。”

  住进北京胡同

  2001年2月,利耶赫克孤身一人来到北京。她进入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学习,住在学生宿舍里。因为每天勤奋地学习11个小时,她很快就获得了北京师范大学的奖学金。而她丈夫的公司最终也决定派他来北京。利耶赫克说:“如果我丈夫的公司派他去东京,我不知道我当时会怎么做。”

  “我们搬进了一座漂亮时尚的公寓。起初几个月我们非常喜欢这个房子。但是这种新奇感觉渐渐地消退了。”

  利耶赫克明白自己需要更为真实的中国体验,于是改换了家具,并且在墙上挂上了书法作品。但是这还不够。不久她发现了北京的胡同。“小小的巷子两边是古老的院落和低矮的楼房。古旧的四合院显得有些幽暗,但是魅力十足。这才是游客要看的老北京。”利耶赫克觉得胡同才是她要住的地方。

  利耶赫克在北京鼓楼大街附近找到一处传统的中式住宅。用她的话来形容就是“像时光倒流”。利耶赫克和她丈夫搬了进去。“它像一个童话,尤其仅仅能在夜空映衬下看清屋顶轮廓的时候。”

  新家没有任何他们习惯用的东西。利耶赫克说:“我们必须适应中国社会,因为实际上我们已经成了本地人。”在我们搬家的时候,所有的街坊都跑出来看这些和他们居住在一起的外国人。

  适应胡同的生活并非易事。但是这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这就是利耶赫克所追寻的古老中国的片断。但是“污泥尘土和着冷风从墙缝里灌进来的”日子是糟糕的。利耶赫克说:“在事情变得一团糟的时候,我会放声大哭。”

  感受文化差异

  “你不能简单地跑到邻居家要求帮助。因为那样做会彻底消除你和他们之间的距离。”

  “如果他们邀请你到他们家参观。你就得请他们到你家里来。在我们看来不过是普通的厨房和卫生间,对他们而言就像是皇帝的住所。所以虽然我很想和他们接近,我还得保持一点点距离。”

  开始结识邻居的时候,利耶赫克发现自己对文化差异非常着迷。中国式的率直经常让她觉得就像被人扇了一耳光。“他们会直截了当地问你赚多少钱,你丈夫赚多少钱。”

  还有就是缺乏个人空间。利耶赫克说:“你一走进胡同,所有人都出来了。”有一次她开着院子门,结果突然之间院子里挤满了人。“我跑出屋子跟他们打招呼。结果他们说他们就是路过,想进来看看而已。”

  “胡同里的人总是问同样的问题。比如你为什么来这儿?你为什么喜欢这里?你自己的国家不是更好吗?你们国家也有黑头发的人吗?是不是所有人都是金发?”

  写书给中国人看

  在不上课的时候,利耶赫克和她的导师李凌燕(音)会坐在院子里讨论文化。

  “因为我当过记者。她建议我把所遇到的事情写成书。但是我说已经有很多西方人这么做了。她说:‘不,既然你住在中国,就应该为中国人写一本书。’我想这想法很独特。”

  “于是我坐下来开始写作。我发现写作很容易,因为我对文化差异观察了很久。一切都在我的脑海之中。”

  很多人对于她能用中文写作都感到诧异。利耶赫克说用外文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她把这归功于她刻苦的学习和献身精神。

  “如果你真的想学而且有时间和精力,你就能学会中文。大学的第一个学期我每天学习10个小时。第二个学期我每天学习11个小时。我完全沉浸其中。当你为某些东西痴狂的时候,就不会感到厌倦。”

  这本名为《金发碧眼看中国》的书是真实的记录,“没有任何花哨的社会理论”。利耶赫克说:“这本书里包括了如何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所发现的令人感动和有趣的事情以及让人忍俊不禁的误会。”

  “写这本书的目的是帮助中国人了解一点西方人。比如在某种特定情况下西方人为什么会那样做。外国人认为一些事情可怕或者可笑的原因是什么。很多中国人都说过‘原来你是这么想的,现在我明白了’。”

  利耶赫克最喜欢举的一个例子是发生在课堂里的故事。当时她的一位老师正在讲解中文“占”字的用法。老师举了班上一个同学的例子,说他很胖,他上公交车就要‘占’两人的位置。利耶赫克和她的同学很震惊。“我们都默默无语,每个人都面红耳赤。最后一个同学嚷起来:‘你太残酷了!’”但是这位老师显然没有注意到他的失言,反驳说:“你什么意思?你看不见吗?他就是很胖。”

  这是一则有趣的轶事。利耶赫克用它来说明文化之间的深层误会。她说:“现在中国和西方融合在一起了。我们需要互相理解。这不是谁对谁错的问题,而是理解的问题。”(完)

  相关报道: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