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论一:民间活力成就哥德堡号狂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11:43 南方报业网

  经过近10个月的海上航行,哥德堡号昨天驶进广州南沙港。在那里,瑞典人受到了最热情的欢迎:码头上锣鼓喧天,彩旗飞扬,礼炮鸣响,学生们摆出整齐的仪仗,笑靥盈盈的儿童为国王和王后献上鲜花。正是外交盛事的绚烂场面。

  哥德堡号有理由赢得这样的热情,因为它的复活和复活之旅是一件了不起的事,充满想像力、激动人心。两百多年前的那个世界已经不在,两百多年后的人类已经不同。建造

一艘一模一样的木船,在细节的研讨中接近那个不再的世界;温习一遍从前的航线,在辛苦的体验中找到祖先的雄心、勇气和冒险的激情。这虽然是瑞典人的故事,但是对过往时代的好奇与敬重,对勇气和激情的怀念与想望,甚至对茫茫海洋的深度接触,都是人类共通的精神祈愿。这活动本身包含着亲切的通融力量,不需要解释,中国人也同样会赞赏它,欢迎它。

  重修哥德堡号、驾驶它再次重返中国——最初这只是几个潜水爱好者的疯狂想法,不那么疯狂的是,他们脚踏实地地把想法付诸实践。注册专项基金会、成立子公司、举办各种宣传活动、寻求赞助商与支持人、征集志愿者——从筹备到开工,便用了2年时间,从开工到起航,又经历了10年。这12年,梦想成为现实。比哥德堡号所象征的探险精神更让人赞赏的,就是它这个过程几乎看不见政府的参与。民间蕴涵着丰沛的能量,社会提供充分渠道,让一个想法被有效评估、被热情支持,最终成为一个参与方各得其所的多赢事件。

  当然,这活动在不断壮大的过程中,已经不只是一次象征性的精神旅程。它融合了商界与政府的诉求,由于国家元首同时到访,又染上了外交排场和国家话语。但从瑞典方面来看,这仍然只是一场民间性质的活动,国王只是哥德堡号的“教夫”,政府并未投入一分钱,只是在访华活动中搭趟顺风车。

  在中国,迎接哥德堡号的活动红红火火,看起来毫不逊色。只是我们的活动主办方,当仁不让地是政府。我们的民间社会在此类大型活动总是难见身影。而我们的政府有强大的社会动员能力和强大的活动组织能力,为办好这件中瑞外交史上的盛事,广州市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政府强力介入,一切轻而易举。

  《如何改变世界》一书的作者戴维·伯恩斯坦认为那些为理想驱动、有创造力的个体可以改变世界:一个普通美国男人帮助数以千计低收入家庭的中学生进入大学;一个南非女人改变了政府的卫生医疗政策;一个巴西人通过努力,使数以十万计的边远农村居民用上了电……一个个人的想法,获得一个国家或整个社会的支持,成就为一桩大事——这一条路径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非常通畅、自然而然。这一路径来自一个健康蓬勃的民间社会,这一路径的发达更会将民间社会滋养得强壮有力,成为改变世界的主体。

  在比哥德堡号更早的年代,哥伦布的伟大航程就是来自他自己的航海冲动,西班牙国王不过是被他说服的赞助人,分享他的发现;而郑和的伟大航程却是来自皇帝的嘱托,分赠天国的荣誉与奢华。这样的差异写在历史上,或许是文化的各自不同;这样的差异如果写在今天,就是社会活力、创造力和终极竞争力的差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