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图文:通化副市长田玉林接受中国网络媒体记者采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19日21:39 中国新闻网

  

图文:通化副市长田玉林接受中国网络媒体记者采访

  田玉林接受中国网络媒体记者采访

  中新网通化7月19日电吉林通化市副市长田玉林7月19日接受了“中国网络媒体吉林行”记者采访团记者的采访,他向记者们介绍了通化市情和近几年来通化市抓的几项重点工

作。

  附:田玉林讲话内容:

  通化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区,南与朝鲜隔江相望,西与辽宁省相邻。辖梅河口、集安两市,柳河、辉南、通化县三县,东昌、二道江两区和三个省级开发区,人口226万。概括起来,通化市的基本情况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区位优势独特。地处东北亚经济圈腹地,是我国对朝三大口岸之一,边境线长203.5公里,是国家边境开放城市。同朝鲜、俄罗斯、韩国、日本等国家的经贸合作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地缘人缘上的优势。通化是东北东部大通道的重要枢纽,是吉林省距出海口最近的城市。

  二是生态环境良好。境内有大小河流千余条,水资源总量65.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量是吉林省平均水平的1.8倍。森林覆盖率62.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5.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量7000万立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8.3平方米。市区空气环境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近300天。群山环抱,山水相融,可以说通化是一座天然的生态氧吧。

  三是物产比较丰富。通化有“绿色立体资源宝库”之称,被誉为中国中药之乡、葡萄酒之乡、人参之乡、优质大米之乡和滑雪之乡。通化与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四川的峨嵋山区并称中国“三大天然药库”。已查明的药物资源1100多种,年产中药材3万多吨。通化葡萄酒有近70年的酿造历史,是我国唯一一个以地名命名和注册的葡萄酒商标。通化是国内重要的人参种植基地,产量占全国的40%。通化大米曾为宫廷御用,故有“贡米”之称。通化是中国滑雪事业的摇篮,我国第一个高山滑雪场建在通化。通化还是中国松籽仁加工集散中心,年加工松籽5万吨,加工量占全国的70%、世界的60%。山野菜、食用菌等绿色食品资源19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100余种。已发现矿产资源85种,探明储量53种、约24亿吨。

  四是历史文化悠久。60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居住,是高句丽文化、满族萨满文化的发祥地。集安高句丽王城、王陵及贵族墓葬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市有各种文化遗址3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通化满族剪纸是中国三大民族剪纸之一。解放军第一所空军航校、工兵学校建在通化。悠久的历史文化构成了丰富的旅游资源,为我们加快发展旅游业创造了条件。

  五是振兴发展的基础条件优越。全市幅员1.5万平方公里,建设用地指标充足,开发潜力巨大。水电资源蕴藏量极为丰富,年发电量25亿千瓦时。全市各类人才13万人,其中经营管理和专业技术人才占87%。地区生产总值多年保持在11%以上的增长速度,三次产业比重调整为16.7∶46.4∶36.9,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城市功能日趋完善,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

  国家实施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我们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全面启动实施了通化振兴发展的各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项目建设

  重点围绕支柱、优势产业发展上项目,围绕基础设施、社会事业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上项目。近3年,全市新上投资亿元以上生产型项目134个。2005年,全市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1亿元,比上年翻了一番,增幅居全省第一位。

  一是加快老工业基地项目建设。经过积极争取,我市共列入国家老工业基地国债项目和高技术专项23个,总投资77.8亿元,项目总数和投资额分别占全省的14.3%和22.1%,项目投产后,可新增产值150亿元、利税38亿元。目前,紫鑫药业补肾安神口服液、修正药业格平和加替沙星生产线、茂祥药业他唑巴坦、通钢130万吨热轧、万通楼莲胶囊等6个项目已经竣工,其他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今明两年将陆续建成。还有30个项目被省里列为第三批老工业基地申报项目,已通过省专家评审。

  二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年”活动。为动员和组织全市各方面力量抓投入、上项目,我们把今年定为“项目建设年”,以项目为中心,通过建设一批好项目、大项目,推动投资和招商引资大幅增长。1—6月份,全市在建项目同比增长1.3倍,新建项目增长1.4倍,工业投资翻了一番,开工亿元以上项目63项。冷轧、热电、废钢处理、人胰岛素、葡激酶等重点项目进展顺利,青少年宫、广播电视中心、体育新村等社会事业重点工程都在加快推进。组织了赴“长三角”、“珠三角”、俄罗斯等经贸交流活动,加强了同域外企业和战略投资者的对接和联系,共落实招商引资项目956项,到位资金70.4亿元,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246项,新批外商投资企业7户,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1倍。

  三是积极做好后续项目的谋划和储备。目前,我们已经储备了近800个后续项目,总投资1200多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9个,总投资1000多亿元。“十一五”期间,全市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将突破1000亿元。

  二、加快重点产业发展

  坚持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全力壮大医药、冶金、食品等支柱产业,加快发展机械制造、能源、新型建材、旅游等优势产业努力形成多业支撑的发展格局。

  一是打造医药产业基地。根据资源优势和区域特点,实施了“医药城”建设发展战略。经过积极努力,制药工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市现有制药企业84户,制药工业的总量和效益分别占吉林省的30%和70%,连续19年居全省第一位。目前,通化已成为国家级现代中药、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医药出口基地、长白山中药材基地。投资30多亿元,完成了187条生产线的GMP改造,可生产21个剂型4319个品种。生产和开发的国家一、二类新药有54种。东宝的人胰岛素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可以生产人胰岛素的国家。玉金药业的重组葡激酶获世界同类药品的第一个新药证书和生产批号。全市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到12户,修正、诺氏、金宝、万通4户企业进入全国中药工业企业利润百强。

  目前,按照医药工业、医药商贸、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中药材基地五位一体、协调发展的思路,加速医药资源整合,努力构建现代化医药产业集群。预计到2010年,医药工业产值将突破150亿元,是现在的两倍。

  二是打造冶金产业基地。通钢是吉林省最大的钢铁企业,也是中国500强企业。近几年,按照“支持通钢、服务通钢、发展通化”的思路不断扩大原辅材料供应,搞好中间产品转化、钢产品深加工,努力形成配套项目和企业集群,加快推进“钢铁城”建设。通钢现在的生产能力是300万吨,预计2008年将达到600万吨,2010年达到1000万吨,届时通化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精品钢生产基地。随着热轧、冷轧项目的投产,通钢产品的板管比例将由15.4%提高到60%,也给通化发展钢铁配套经济带来了新的机遇。弘大集团精密带钢、长安集团钢结构制作等一批钢铁深加工项目正在加紧建设。全市围绕钢铁的在建项目43项,拟开工项目67项,一批汽车零部件项目正在积极谋划。

  三是打造长白山绿色食品产业基地。葡萄酒是通化的一张“城市名片”,是食品产业的重要支撑。近几年,以振兴通化葡萄酒品牌为重点,积极推进企业整合、产品结构调整、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努力做大做强以通葡股份为龙头的骨干企业群。通葡股份与新华联集团重组后,企业管理、产品和市场开发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全市葡萄酒年产量3.5万吨、占全国的8.1%,其中冰葡萄酒产量3500吨。注重发挥长白山的资源和生态优势,加快绿优米、葡萄、果仁、山野菜、林蛙、蜂产品、食用菌等农特产品开发。全市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发展到63户,加工能力达到60万吨。有72种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标识认证。上半年,食品产业增加值、利润分别增长了81.6%和137.9%。

  四是加快优势产业发展。坚持在调整中发展的方针,加快优势传统产业发展,努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石油机械产品制造水平和生产能力居全国第四位,远销美国、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8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国内所有陆地油田。220千伏桃园变电、40万千瓦热电联产、500千伏输变电等一批电力能源项目正在加紧建设。通化旅游资源丰富,世界文化遗产高句丽遗址、红色旅游经典景区靖宇陵园、抗联纪念馆龙湾火山群、五女峰等国家级风景名胜独具特色,长白山旅游和中朝边境、绿色生态、工农业观光等精品旅游深受中外游客欢迎。上半年,全市接待游客同比增长18.4%,旅游收入增长27.2%。

  在加快重点产业发展的同时,大力开展质量兴市、质量兴企活动,加大名牌产品培育力度。目前,通化市有新开河、通化、东宝、斯达舒、修正5件中国驰名商标,数量居吉林省(11件)第一位,在东北三省的地级城市中也是最多的。通化被评为全国质量兴市优秀市。

  三、加快推进体制机制创新

  振兴老工业基地,关键是体制机制创新。在这方面,通化市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

  一是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通化的国企改革起步较早,成效比较明显。去年,列入省市改革攻坚计划的71户国有工业企业改制任务的完成,标志着国有工业企业改革在“十五”期间全面完成。目前,全市工业企业资产增至312亿元,负债率由改革前的89%下降为目前的50.9%。盘活存量资产42.1亿元,引进增量资产68.9亿元。在抓好国有工业企业改革的同时,加大了建筑施工、粮食、商贸、供销、公共服务等行业的改革力度,已有42户国有非工业企业完成改革。粮食流通和商业系统改革基本结束,供销系统的改制面达到75%,物资系统的改制面达到50%。今年,把改革的重点放在改制企业的发展上,进一步加大了帮扶力度,努力帮助改制企业尽快做大做强。

  二是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在推进国企改革过程中,始终坚持“有进有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把国企改革和民营经济发展统筹考虑、同步推进。鼓励、引导和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在折股量化、资产买断、资本置换等方面,探索了一条资本流动和升值的有效途径,实现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总户数达到5.4万户,民营企业1300多户。民营经济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达到60%,对财政的贡献率达到50%。在全省表彰的57户纳税超千万元民营企业中,通化市有15户。去年,通化被列为全国创业辅导重点城市。

  三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为促进民营和股份制企业加快发展,成立了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中心、产权服务中心和济通、财源、通源等投融资服务机构。同时,加强了对股份制企业的监管。全市股份有限公司发展到83户,有限责任公司970户,有8户独立或协同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数量在东三省地级城市中居首位,还有一批企业有望明后两年上市。

  四、着力改善发展环境

  一是加强交通规划建设。在内部交通网络建设上,与梅河口市、柳河县、通化县已经实现了高等级公路连接,通化至集安的高速公路正在筹划建设,市区绕越线公路9月底将建成通车。近3年,投资18.5亿元,修建农村水泥路5758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了村村通,部分乡镇实现了屯屯通。在外部交通网络建设上,通化至沈阳高速公路已经开工,通化至长春、至丹东和梅河口至沈阳的高速公路明后两年陆续启动,至丹东的铁路近期开始建设,通化机场列入了国家“十一五”规划,选址工作已经启动。“十一五”期间,全市高速公路建设总规模将达到500多公里,占全省建设规模的1/3。到2010年,通化进关出海的快速通道和覆盖全市的客货运输网络将基本形成,东北东部重要交通枢纽的地位进一步确立。

  二是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近几年,市区累计完成城建重点工程40余项,主要街巷路基本实现硬覆盖,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1.3%,日供水能力15万吨,集中供热面积530万平方米,煤气气化率达到31%。“蓝天工程”全面完成,重点污染源得到治理。加强了生态市建设,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和公路沿线治理整顿,植树造林、封山育林、退耕还林、打击毁林犯罪、国土资源规划保护取得阶段性成果。今年,启动了国家级卫生城创建工作,城市管理进一步加强。

  三是打造新的发展平台。为更好地引进项目和资金,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规划建设了近100平方公里的开发区和工业集中区。通化经济开发区规划面积17.7平方公里,冶金、机械制造、生物医药、有机食品4个园区建设正在加快推进,已完成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投入1.2亿元,引进项目16个,总投资13亿元。将按照分步实施、滚动发展的原则和一园多区、共建共享的运行模式,努力把通化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载体、招商引资的窗口、特色产业的集聚区和城市建设的新亮点。为扩大对朝贸易,在与朝鲜实现铁路连通的基础上,正在谋划建设中朝互市贸易区、加工贸易区、物流仓储区和鸭绿江公路桥。

  四是不断优化软环境。出台了规范行政审批、检查收费处罚、投诉举报、社会评议、责任追究等制度,组建了行政投诉举报中心,实施了机关工作人员“六不准”规定,定期公开软环境和政行风及重点岗位负责人民主评议结果,初步建立了加强软环境建设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在全省万户企业评政府(行业)活动中,平均满意率居各市(州)前列。

  五、切实维护群众利益

  在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建设和谐通化的过程中,始终把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摆在突出位置,最大限度地提高群众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在抓好就业、社会保障等工作的同时,对城乡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实行了基本生活、教育、住房、医疗、应急救助和就业援助,实施了联乡包村万户脱贫工程。通化市的做法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高度评价,并在全国社会救助工作会议上介绍了经验。投资7亿多元,完成了农村“新居工程”建设任务,近3万户农民搬入新居。城市棚户区改造正在扎实推进,今年将有80万平方米的城市新居建成使用。全市有15.8万困难群众享受了低保待遇,100个贫困村和1万户农民年底前将基本实现脱贫。开展的“平安通化”创建活动成效明显,被评为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

  上半年,各项工作基本实现了“时间过半、完成任务过半”,主要经济指标呈现出高速增长的可喜势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0.2亿元,增长18.3%,增幅高于去年同期5.8个百分点;完成全口径财政收入14.1亿元,增长14.9%。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6.5亿元,增长50.5%,增幅居全省第二位;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1.7亿元,增长81.5%;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值135.3亿元,增长22%,实现利润6.3亿元,增长22.9%。

  今后一个时期,将以振兴通化老工业基地为中心任务,牢固树立工业立市、工业强市的思想,突出抓好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工业提速增效、开发区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加快“医药城”、“钢铁城”、“葡萄酒城”建设,努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更快更好的发展。“十一五”时期,发展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15%,经济总量突破500亿元;财政收入与经济保持同步增长;固定资产投资总规模突破1000亿元,是“十五”的3.4倍,年均增长27.8%。到“十一五”期末,要把通化建设成为吉林省东南部乃至东北东部的区域中心城市和更加适宜创业、人居的山水城市,全面完成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任务。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