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奥运蔬菜”监管模式能否推而广之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6:01 大河网-河南商报

  奥运蔬菜将烙上“身份密码”,一旦发生食品安全事故,可立即追溯到源头。日前,奥运蔬菜专家课题组向北京奥组委提交以上建议,以保障奥运期间的蔬菜供应安全(7月19日《新京报》)。

  仔细阅读有关“奥运蔬菜”的报道,深为其种植、流通程序的科学严密而叫绝。尽管我们还不敢说,这样的程序就一定能保证万无一失,但可以肯定的是,在这样的监管面前

,造假者、掉包者的胆子会变小,“出事”的概率会几近于零。

  而在日常食品监管中,我们经常听到的却是“五个部门管不住一个假‘绿色’”之类的报道。百姓的食品安全成为最大心病,真的管不住吗?“奥运蔬菜”作出了否定的回答。换言之,由于供应对象的特殊性,“奥运蔬菜”作为特例,可以启动这样的监管程序。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享受“奥运蔬菜”式待遇,并不是操作上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太高的监管成本,让民众是否享受得起的问题。

  不可能人人能够消费,却未必没人消费得起。如今人们的消费能力已拉开了差距,高标准、高价格的农副产品,不愁没有市场。但是,面对超市里那些价值不菲、却又辨不清真“绿色”还是假“绿色”的食品,又使这个市场在我国始终难以做大。

  那么,政府能不能将“奥运蔬菜”的监管模式推广于社会,通过食品安全分级制度,以不同的监管力度,建立不同的分层市场,进而摸索经验,最终总体提升食品安全的监管能力呢?■马龙生(职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