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逾九成“农转居”人员就业难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6:05 大洋网-广州日报

  

逾九成“农转居”人员就业难
“农转居”人员参加就业培训。(资料图片,高鹤涛 摄)本报讯(记者蒋悦飞 通讯员穗劳宣)虽然每年都有分红,还有物业收入,但是广大的农转居家庭往往都是一个劳动力养着一大家子三四口人,看似不薄的收入一平均,也就所剩无几了。

  《广州市“农转居”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显示,96.9%的“农转居”人员有就业愿望,但是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在不到一半的就业人群中,60.7%的就业人员

月薪千元以下,33.7%的人月薪不到684元。造成这一局面的根本原因在于,“农转居”人员的文化程度过低,极少数人甚至连参加培训课程的水平都达不到。

  年分红5万

  养活一家四口却不易

  李先生是三元里实业有限公司里的“农转居”人员,物业是老爸的,所以并没有出租屋收入。去年一年,李先生家里的股份分红是42000元,外加公司每个月给30岁以上劳动力的补贴1200元工资,即每年不工作、家庭的收入为56400元,外加自己月薪1150元,一年的家庭收入为70200元。然而家里只有李先生一人工作,除了养活老婆,还有两个小孩。“小孩的教育费用和扶养费用特别高,扣除四个人的生活费用之后,其实也没剩下多少了。”李先生住的是十几年楼龄的老套房,但是没有能力加以更多改善。

  李先生今年35岁,高中毕业,在他那一代里学历算比较高的,工作期间还自学考了大专。李先生表示,虽然三元里实业有限公司每年的股份分红还是不错的,但是像他这样年纪的人员,一般都有两个孩子,有的还有双亲要奉养,普遍感到经济压力,都会出去找工作。但的确有部分人因为文化等原因,找工作相当难。

  “城中村”

  96.9%被访人员想就业

  “40岁以上的人,由于原来的文化水平就低,跟不上就业市场的文化要求,找工作太难,他们的紧迫感也不强。但是就35岁、40岁以下的人来说,他们的就业意识还是非常强的。”三元里街的党工委书记李曙光表示。

  《广州市“农转居”人员就业和社会保障情况调查报告》显示,96.9%的人明确表示愿意就业,而他们目前失业的主要原因是认为没找到适合自己能力和水平的工作。

  “农转居”就业者

  六成人月薪1000元以下

  虽然说“农转居”人员在找工作时普遍存在着挑剔现象,但是调查报告显示,他们所从事的都是技术含量不高、工资也相当低的工作,诸如服务员、保安员等,在服务性岗位就业多,高工资收入的少。有60.7%的城中村“农转居”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在1000元以下,有33.7%城中村“农转居”就业人员月平均收入达不到684元的本市最低工资标准,仍处于不充分就业状态。

  由于大部分“农转居”人员的生活还是有足够保障的,因而面对这样的低薪工作,很多人并不感冒。“曾经海珠区一个很好的单位来招人,但他们一听说地点就摇头了。”李曙光表示。推荐就业的多,自主创业的少。72.9%城中村“农转居”就业人员,是通过街镇劳动保障服务中心或村委会推荐安排工作的,自己通过职业介绍机构、媒体等搜集招聘信息找工作的比例很小。

  职业培训

  应该切合农民工实际

  调查显示,90%以上的城中村“农转居”人员认为参加职业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对找工作或事业发展有不同程度的帮助。62.6%“农转居”人员表示愿意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其中30.3%人员表示“非常愿意”。

  “文化程度低的人不是不愿意参加培训,而是他们文化程度低,连参加培训的程度都够不上。”农民工郝先生这样解释。

  对此,天河车陂街的培训负责人表示,培训将力争降低要求,这个月底,他准备开烹饪班,已经有30多人报名参加了。“最好是劳动部门先和工作单位联系好,根据岗位的要求,然后再安排我们的培训。这样我想会有更多的人愿意参加培训的。”郝先生建议。

  对于订单培训这一块,劳动保障部门也是早有准备。比如在车陂街推出最多的物业管理的培训,就是针对车陂街物业管理公司而推出的。而广州市目前已经有近一半“农转居”人员参加过职业技能培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