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运价上涨 忽视了谁的利益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6:11 大河网-河南日报

  

运价上涨 忽视了谁的利益
“的哥”利益得到了保护?

  7月12日晚9点,记者乘出租车自郑州市农业东路赶往位于淮河路上的古玩城,下车付钱,一看计价器:20元,比以前多了3.5元!

  按照日程表,郑州市出租车计价器将自2006年7月1日至8月15日调整完毕。调表后的

出租车即时按新的运价经营。

  新一轮的出租车运价上涨缘于油价的攀升和居高不下。一部分郑州市民已经知道:出租车的起步价由7元降到了6元,起步里程由3公里缩短至2公里。重要的是,普通出租车的每公里租价已由1元升至1.5元,此外还增加了每5分钟收取1.5元的“等候费”、超过12公里收取“空驶费”等。

  据记者乘坐的出租车的司机介绍,他的车两个人开,油价上涨前每月收入8000元左右;油价上涨后,月收入降到将近6000元。而现在呢?

  “现在效益怎么样?”“和油价上涨以前差不多。”

  国内多数地区此番实行的是油价—运价联动方案。以郑州为例,以90号汽油4.56元/升为基准,如果油价变幅达到0.50元/升,并且持续时间超过两个月,则出租车起步价(或燃料附加费)同向调整0.50元。

  按照新的涨价的设想,这样的联动方案,可以形成保护出租车行业利益的“长效机制”。

  出租车司机俗称“的哥”。看来,政府通过“涨运价”来弥补“的哥”群体因“油价涨”造成的亏空的目的似乎达到了。

  然而,到底能不能“长效”?还得看“民意”。

  “买单者”承受能力有限

  几个月前,当涨价方案及听证会在全国此起彼伏时,来自北京的行业人士称,出租车乘客会锐减20%,出租车的空载率将由45%上升到55%。而当新租价在郑州全面铺开时,郑州的市场局面会有什么样的数据变化,现在还不得而知。

  出租车调价听证会是近年来水电气、交通、景点门票、教育收费、电信等和市民利益攸关的无数听证会中的一种。人们对几个月前的听证会记忆犹新:不管人们对涨价如何反感,听证会的结果一如既往地不可逆转。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网联合进行的调查显示,近八成民众表示,如果出租车价格上调,他们将减少打车次数。在郑州,一位媒体从业者曾经在供暖涨价听证会前收集了200余条市民意见,其中95%以上反对涨价,但会外的声音并没有左右听证会的结果。

  在北京,由专家学者、记者、出租车司机代表、普通乘客代表参与的一次质询研讨会上,一致的意见是反对涨价。理由包括:出租车消费的“主力人群”是承受能力有限的工薪族和大众,并非部分论证文件所称的月收入4500元以上的人群;当上海、深圳等城市的公里租价达2元以上,而一些中小城市的公里租价不过1元以下时,出租车的公里运营成本“究竟应该是多少”让人起疑;当政府在执行油价与国际接轨、推动出租车高档化“国际化”时,广大市民的收入并没有“国际化”。

  有学者经调研后指出,从与出租车市场利益相关的四方看,如果设作为出租服务提供方的“的哥”及家属为100万人,那么作为服务消费方的广大乘客将达500万~1000万人,而坐地收利的出租车公司人员不过15万人,政府相关部门的人员将更少。显然,市民和普通乘客是出租车市场的最大利益体。

  有人统计过,仅2005年,因为水费、电费、暖气费、公交B卡费等公用事业价格竞相涨价,郑州市民一年间多支出了821元。而此前的2004年,郑州市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是9667元,月平均收入为805.58元,其水平在周边省会城市中位居下游。

  尽管承受能力有限,郑州市民还是无例外地成为新一轮油价和运价联合上涨的最大宗“买单者”。

  最大利益体被虚置

  出租车运价上涨是出租车市场消费总额的一次再分配,其格局已经明晰:出租车公司通过涨价将原先执行一段的“油料补贴”甩给了司机和消费者,出租车司机不得不通过延长工作时间来弥补失掉的空驶率和抵偿增加的油料费用,而广大消费者只能选择减少乘坐人数和时间来保持交通支出和收入的平衡。这种涨价格局造成的社会效果是:增加社会成员的交通成本,降低社会流通效率!

  出租车经营程序在中国形成的“惯例”是,由政府出面高价拍卖牌照给出租车公司,再由出租车公司通过收取高额管理费(俗称“份儿钱)“租”给个体司机,据说这样是为了“规范市场”、杜绝黑车。各方信息表明,杭州、上海的车牌拍卖价分别到达38万元和不低于40万元,而京、沪两地的出租车公司有的年“福利费”已达400多万元,公司经理有的年收入已在200万元左右。

  让很多人大惑不解、愤懑不平的是,作为出租车市场的另一重要方,靠收取出租车司机管理费盈利的众多出租车公司并没有通过“降价”来应对此番涨价。

  包括郑州和北京在内,此番涨价引发的一个现象是:各地出租车司机和消费者结成一体,并往问题的更深处同声发问:为什么出租车个体经营户不能像其他个体工商户那样直接挂靠行业管理部门?凭什么要多出出租车公司这样一个单纯的“食利阶层”?

  相互之间缺乏竞争的出租车公司已经形成了一个垄断群体,而“分散”的出租车司机和街谈巷议无法主导听证会,一如既往地难以影响行政决策。

  行政性涨价中的最大利益体一再虚置,被有的专家喻为“温水青蛙”效应: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发现,锅里加满冷水,放只青蛙进去,然后慢慢加热,青蛙从感觉舒适到还能忍受,不等它奋力一跳时,它已被烫死了。④6

  □本报记者程梁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