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接长欠发达村这块“短板”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8:56 浙江在线

  也许许多人想不到,在全国属比较富裕的宁波,有的村会那么落后,有些农户会那么贫穷。连日来,《宁波日报》的“走进欠发达村”系列报道,向我们展示了宁波市一些经济欠发达村的真实面貌。

  2003年,宁波市确定了年人均收入3000元以下的经济欠发达村203个。这些村大多位于山区、海岛、偏远地区,交通不便,自然条件较差,经济基础薄弱,文化信息闭塞,农村

劳动力素质相对较低,市场经济、商品意识淡薄。因病致贫,因家庭缺少劳动力而贫困,因子女教育而负债现象较为普遍。

  多年来,宁波市促进农村欠发达地区发展工作成效显著,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像扶贫资金使用尚未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扶贫资金使用分散,部分项目效益不理想;生态补偿机制尚未建立,一些为保护生态环境发展受到影响的山区农村,没有得到应有的补偿等。去年初,宁波市人大常委会对欠发达村进行了多年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调研。调研结果表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在拉大,村级集体经济增收艰难。据对182个市级重点扶贫村统计,2004年村集体收入在1万元以下的还有44个,1至5万元的有83个,造成一些村社区环境相对较差,村级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不强,一些好的发展项目无法落实,更削弱了发展后劲。发达地区贫困人口数量依然较大,务农农民的年人均收入一般在2000元左右,多数生活比较困难。

  经济学有个“木桶原理”:决定水桶容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而是最短的那块板。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一个地方只要存在贫困现象,就必然影响到整体发展的速度、质量和效益,欠发达村无疑是宁波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一块“短板”。

  加快欠发达村经济社会发展,让村民尽快摆脱贫困,既事关新农村和小康社会建设大局,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接长欠发达村这块“短板”,各级政府必须增强责任意识,克服畏难情绪,消除松懈思想,进一步明确扶贫帮困工作目标和任务,完善扶贫帮困政策,创新扶贫帮困思路和机制,用好扶贫资金,以长效机制增强欠发达村的自我“造血”功能。

  集体经济力量薄弱,是欠发达村的普遍“症状”,道路硬化、自来水工程、卫生设施、保障体系、文化事业、教育培训……农民都往往难以自己解决,扶贫显得至关重要。而扶贫,除了政府加大扶贫资金投入,更需要广大企业自觉担负起“企业公民”责任,尤其要多多帮助那些欠发达村。目前,宁波市的“村企合作”形势喜人,今后更应该在帮扶欠发达村上积极探索,有所作为。

  余姚市的柿林村2002年人均收入只有3000元。当年丹山赤水风景区开放后,这个景区内的小山村顿时变得热闹非凡,“农家乐”、“乡土游”吸引了大批游客,去年人均收入达到6000多元。象山县的西边塘村,三面环水,交通不便,却走出了一条“零工业”发展之路,柑桔、葡萄、杨梅成了村民的“致富果”———以前全村种稻,粮食还要从外调;如今种果树,吃穿不用愁。北仑区的鲍家洋村,6年前还需要外力帮扶。6年来,他们结合自身实际,一边大力发展“厂房经济”,一边将全村570个男女劳动力中的90%转岗务工或者从商,去年人均纯收入8100元,率先跨入了浙江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行列。这些事例充分说明,人无法选择自然条件,却可以选择发展道路。村民们首先要树立发展信心,看到有利条件,转变思想观念,紧跟时代步伐,提高自身技能,发挥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发展能力。

  欠发达村除“欠”,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但只要政府全力以赴,企业倾力帮扶,村民自强不息,并形成合力,欠发达村一定能大有作为,一定能走向发达。


作者: 易其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