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发改委为何叫停“煤变油”?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9:14 南方日报

  随着国际油价的节节攀升,国内对煤变油项目的投资几乎到了一种狂热的地步。在中国,几乎每一个生产煤炭的地方,都在计划上马煤变油项目。而恰恰就在此时,他们却迎来了发改委的“叫停令”。

  “对于煤炭液化项目,在国家煤炭液化发展规划编制完成前,各级投资主管部门应暂停核准。”发改委文件中明确作出了要求。

  煤变油旗帜下盲目圈占资源

  发改委文件中的煤炭液化项目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煤变油”。据了解,此项目在业内一直争议比较大,此前很多煤炭企业尚处于观察期,不敢轻易上马。但是,去年初,中国第一个煤变油试水企业神华集团宣布中国煤变油突破核心技术后,迈出了产业化的关键一步。这一消息仿佛给长期犹豫不决的煤变油投资市场注入了兴奋剂。很多大型煤炭企业都开始进行煤变油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

  对于发改委为何突然叫停煤变油,一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最近一段时间,一些地区对资源的炒作因素已胜过煤化工产业实际发展需要。一些企业明知项目上马可能性极小,却依然以煤变油的名义圈占资源,以此为要价,实际目的是采矿。

  据了解,目前国内正在兴建和拟建设的煤变油项目早已超过1600万吨,而计划投入的资金额高达1200多亿元。

  发改委在这次文件中也强调,当前,一些地方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目的苗头,对经济健康、稳步发展将产生负面影响。

  产业化背后蕴藏资源浪费

  对于煤变油的产业化,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周大地一直都不太赞同。他说:“从世界范围看,很长一段时间内,以煤炭为原料制油没有任何优势,不是新能源发展的趋势。”

  中国能源网CEO韩晓平也是坚决反对。“发展这个技术是对的,但是没有必要将其产业化。”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煤变油实际上是靠拼一种资源来换取另一种资源。项目实施中,不但要牺牲煤炭资源,还要牺牲水资源,甚至要付出巨大的环境代价,“总体来说得不偿失。”

  据神华集团有关负责人透露,神华煤制油的转换比是4∶1,即4吨煤炭可转化成1吨石油。用4吨比热在5000大卡/千克的优质煤炭转化成1吨10000大卡/千克的石油,这在很多人看来的确是资源的浪费。此外,根据数据,转化1吨油需耗水10吨,按照内蒙古煤制油项目100万吨/年的生产能力计算,耗水量高达1000万吨,而神华规划的煤制油项目都地处北方缺水地区,这将加剧这些地区水资源的缺乏。据了解,煤变油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是原油精炼工艺的7倍至10倍,势必加重当地的环境污染。

  “中国虽然煤炭相对较为丰富,但是能够煤变油的煤炭资源都是非常优质的资源,而优质煤炭资源在中国并不丰富。即便是最优质的‘神华煤’,也需要3吨煤转换1吨油。”韩晓平说。

  发展新能源才是出路

  韩晓平认为,煤变油在中国只需一两个大的项目即可,而不必遍地开花。他告诉记者,“煤变油的意义在于石油安全的博弈,只要有神华等一两个项目作为技术储存即可,而没必要全国大规模的应用此项技术。”

  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专家组成员,中国能源战略研究中心主任夏义善也表示,神华集团上马煤变油项目,是因为其承担了维护能源战略安全的任务,但从根本上说,煤变油不能解决石油不足的问题,发展新能源才是最好的出路。

  发展改革委负责人也强调,煤炭液化(煤变油)尚处于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经验后再推广。此外,煤制油品和烯烃尚处在工业化试验和示范阶段,还存在风险。目前开工建设的十几万吨规模的煤制油、煤制烯烃装置多数不够经济规模,技术不够成熟。

  对此,发改委确定今后发展重点将在于根据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供求情况,为满足农业生产需要,缓解石油供求矛盾,扭转相关高耗能产品供过于求的局面,鼓励发展煤制化肥等产品;稳步发展煤制油品、甲醇、二甲醚、烯烃等石油替代产品,而煤炭液化尚处于示范阶段,应在取得成功后再推广;规范发展电石、焦炭等高耗能产品。

  本报驻京记者吕天玲实习生张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