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图书馆很火 读“闲书”者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09:50 南方日报

  新馆开张首日迎客2.3万,专家表示深圳人读书重实用、功利性强

  图书馆很火读“闲书”者少

  “办好图书馆很重要,好的图书馆就像发电站,能给大家带来光明。”深圳图书馆老馆长刘楚材至今仍清楚地记得汪道涵老先生对他说过的一句话。

  20年前,坐落在荔枝公园旁边的深圳图书馆开馆,开馆之初甚至出现读者连夜排队办证的现象,而在此后,每天接待3000—5000人次的读者量也使得图书馆总是门庭若市。

  20年后,崭新的图书馆在深圳行政中心区落成,这座总建筑面积49589平方米、设计馆藏容量400万册、日均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的新馆,又在深圳掀起了一阵读书热潮。深圳图书馆馆长吴日希代表这座新的读书圣殿向公众表示:“知识无高下,读者无贵贱,无论读者来自什么地方,在我们这里都会受到欢迎。我相信古人说的话‘今日多一读书之士,他年多一报国之人’。”

  深圳要摆脱“文化沙漠”之名,要建“图书馆之城”,那么在这座城市,读书的氛围究竟如何?深圳人爱读书吗?读的是什么书?20年来,深圳图书馆在深圳人生活中扮演了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在图书馆新馆开馆之际,本报记者对此展开了调查。

  20年来,图书馆一直很火

  在很多人的印象里,深圳人爱买书、爱读书。在红荔路荔枝公园西北角,坐落着一座典雅的馆舍,馆中有园,园中有馆,颇具东方书院之神韵,这就是深圳图书馆,上世纪80年代初深圳八大重点文化设施之一。1986年落成之初,占地2.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到现在为止,这座图书馆已经整整陪伴了深圳人20年。

  老馆长刘楚材珍藏着一张1988年的《人民日报》,在那张报纸上,并排着两张照片:一张是国内某著名图书馆门前冷落车马稀,另一张则是深圳图书馆门前排着长队领借书证。两个场景形成鲜明对比。在那个年代,每天接待3000—5000人次的读者量,在同规模同性质的图书馆中位居前列。

  如今,这座旧的图书馆刚刚结束历史使命,新馆位于深圳行政中心区,总建筑面积近5万平方米,概算投资7.7亿元,设计馆藏容量400万册,日均可接待读者8000人次。有人评价说,从此以后,深圳将拥有一座“天堂般”的图书馆。就在图书馆贴出搬迁闭馆公告的时候,不少读者还特地跑到这里,赶在闭馆之前,重温一下在这里度过的难忘时光,恋恋不舍。

  上周,深圳图书馆新馆正式对外开放,在众人期盼中揭开了神秘面纱。首日开张就有2.3万人进馆,深圳人爱书、读书热情可见一斑。

  深圳人读书重实用

  胡野秋是深圳特区文化研究中心文化产业研究室主任,他曾先后对深圳市民读书行为做过两次调查。他告诉记者,从调查情况来看,深圳人读书有着自身的特点。首先就是阅读以实用为主”,读热门职业的书,比如电脑、会计、电子类等图书买的人特别多,读的人也多,相比而言,看“闲书”的人较少。”在政府部门当公务员的梁某告诉记者,上世纪90年代初刚来深圳的时候,还以为深圳是经济特区,应该不会有太多人热衷读书。有个周末早上9点准备去“泡”图书馆的时候,却发现位子都已坐得满满的,不少人在那里读书充电。“我后来跟很多人聊,大家的想法都是差不多,因为不充电就要落后,一年不看书就可能要下岗。其实我也一样。”

  因为带有目的地读书,所以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深圳人读书的另一个特点:有计划性。胡野秋在调查中发现,在哪个阶段该读什么书,很多深圳人对此很明确。“比如会计师考试,他看会计学的书,等拿到助理会计证后,马上又读主任会计的书,也就是将读书计划和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结合了起来。”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汪永成博士则认为,深圳产业结构中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大,这些领域发展快、知识更新快,迫使从业人员常常读书。

  “真正意义的读书应是读‘闲书’”

  尽管如此,胡野秋也承认,这几年阅读人文书籍也有上升的趋势,不少人开始翻阅社科、哲学等类别的书,而这些书与经济、会计、法律等相比,功利性则没有那么强。“这说明通过6年的读书月活动,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人文了。”他认为:“真正意义的读书应该是读‘闲书’。”

  汪永成则认为,怎么读书、读什么书是市民文化需求的反映,与社会经济状况相联系,跟人口结构、产业结构有关联。深圳外来人口多、打工青年多,一般较少时间读人文的“闲书”。他指出,读书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要长年累月坚持不断地读,才能学到真东西,读书不是赶大集,也不是凑热闹,所以读书,就要细心品味,才能真正品味出书的内涵,而不是毛毛糙糙,浮光掠影。

  馆内静心读书的学生不多

  只要细心观察就不难发现,图书馆的“忠实”读者中有不少是头发已泛白的老人家。在深圳这座移民城市,不少到深圳打工、创业的青年人,当事业稳定之后,就会把父母从老家接到深圳来养老。这些离开家乡的老人,平时除了运动、下棋、唠唠家常,也有的把图书馆当成了一个休闲去处。“老了,什么工作也做不来了,但至少还能看书、看报纸,了解些东西。”随着儿子从河南来到深圳的65岁老人家张伯伯这样说。

  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自己带着书本来自修的,能在图书馆中安心读书的学生却不多,不少学生对记者说:“现在网上也可以看‘电子书’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大老远跑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学生都认为“读书是获取知识最重要的渠道”,但是一学期购书费并不多,所买的书也集中在教参辅导类书籍,而实际上,有些人特别是男孩子花在泡网上的费用却不少。

  一位福田区某重点中学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回到家里经常要做作业,周末又安排了很多兴趣班,再加上原来荔枝公园附近旧的图书馆离家比较远,所以很少到图书馆去;听说新的图书馆开馆了,很好奇,所以在周末抽空过来看看,“没想到图书馆里有这么多好书!”他对记者表示“很惊喜”。记者问他,是在网上看书多还是看纸质书多?他想了想回答说:“虽然经常上网看新闻什么的,但是说看书,还是习惯拿着书看吧,不伤眼睛,而且,网上看书没啥感觉,觉得读书环境不好。”不少读者也都表示,上网不少,但是不喜欢上网看书。

  深圳大学某讲师告诉记者,一些大学生、中学生对文学、哲学渐渐失去兴趣,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们承担的课程压力很大,中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大学生面临就业压力,而外语、政治和计算机等公共课也让他们较少有时间去读“闲书”。

  记忆篇

  外来工小姜:

  工厂向左,图书馆向右

  小姜是江西吉安人,1993年来到深圳。因为家里穷,小姜小学还没有读完就辍学了,爸爸在家里守着几亩薄田,妈妈长期卧病在床,所以很早就出来打工。书读得太少,来到深圳之后也只能在关外的小工厂打工。

  身为一名普通的劳务工,小姜却一直很喜欢读书。当初最早来到深圳时,小姜在八卦岭工业区一家工厂当临时工,每天一吃完晚饭,只要不用上夜班,他就来到图书馆看书。“那时图书馆就在荔枝公园,离我厂不远,所以每天基本都是步行去那边。”

  小姜是个不善言辞的人,在深圳也没有什么亲戚朋友,结果,书成了他最好的伙伴,那时的图书馆几乎就成了他宿舍以外的另一个家。

  “白天工作很累,不知道该想什么,也不知道想什么。只有晚上到图书馆看书的时候,人才会慢慢沉静下来,脑子里也开始活跃起来,想一些东西了。”看累了,小姜就会走出阅览室,在后花园里走走,对着馆前的喷水池发上一阵呆,然后再回阅览室继续看书。

  馆员曹大姐:

  很遗憾没能和旧馆合影

  要论“馆龄”,曹大姐不会比图书馆自身差多少。1987年,也就是深圳图书馆落成的第二天,她就来了,一干,就是整整19年!那时的她是负责图书馆少儿阅览室,每天上班的时候,图书馆门口就会看到长排长排的队伍,大门一开,读者们就蜂拥着进馆,而在图书馆刚刚开馆的时候,由于借阅证是限量办理,还曾发生读者连夜排队的情形,这成为至今仍留在曹大姐头脑里磨灭不去的场景;而这熟悉的一幕,这几天也出现在刚刚开馆的新图书馆里——市民们蜂拥着来看崭新亮丽的新图书馆,赞叹之余仍忘不了排队办理读者证。“因为新馆还要试运营一段时间,现在还只是实行从中午12点半到晚上8点半的临时开馆时间,但是从我上班开始,一直到晚上必馆之前,我们都是一直埋着头为读者办理证,几乎都是没时间休息的。”

  工作近20年,曹大姐也遇到过不少“铁杆书迷”,不少人真的是一整天“泡”在图书馆,从早上开馆到晚上闭馆。“我们的工作时间是轮班倒,有的读者一天呆在馆里的时间比我们还长!有的居然还是自己做好了饭,装在保温盒里带过来,到了中午就解决了吃饭问题,然后再继续看书,读书劲头真的是让我佩服!”当记者问她在图书馆工作是不是可以天天看书时,曹大姐哈哈大笑:“你们想错了,当然没有,上班时间都很忙的,办证呀,整理书架呀,哪有工夫看书呀,还真遗憾!”

  旧图书馆闭馆的时候,由于时间仓促,曹大姐出来的时候,都没能好好在这座她工作了近20年的图书馆门前拍张“合影”,现在想起来她都觉得很是遗憾。

  调查篇

  人物:丁先生

  年龄:68岁

  身份:退休老人

  “很高兴图书馆没和我一起变老!”

  丁先生今年已经68岁,家住福田的他自从退休后,每天的“工作”就是到深圳图书馆来看书,酷爱中国古典诗词的他往往一看就是一个下午,要等到家里打电话来喊他吃饭才回去。新图书馆开馆的第一个周末,丁先生带着自己9岁的孙女早早地来到新图书馆,“旧图书馆离家里近,我以前常去,里面没有这么大,环境也没有这么好。现在不少书都搬过来了,而且这边的环境和设施要比旧馆好,资料也更新、更全,像关于竹林七贤的资料,旧馆我只找到一本,在这里我就找到了好几本!”丁先生拍着桌子上几本书笑着告诉记者。

  “这里的座位比旧馆多好多,而且添置了好多电脑,我想年轻人会更加喜欢。”看着许多年轻人在电脑上观看影像资料,丁先生发出感叹,“我老了,但我很高兴看到深圳图书馆没有和我一起变老!”

  人物:李某

  年龄:17岁

  身份:高二学生

  “借书像自动取款一样方便!”

  开馆第3天,皇岗中学上高二的小李就来到图书馆“尝鲜”。记者采访他时,他手里正拿着一本世界地理图册。“放假了,到这里来看看书,学习一下。”他还兴致勃勃地表示,今后周末一有时间就会到这里来上自修、做作业,只是担心人太多占不到位子。“我刚刚只是大致看了一下,发现这里的资料好多呢,我们正好可以在这里巩固下从课堂上学来的知识。”

  小李对新馆的很多设备都表现出了浓厚兴趣,在二楼的读者自助借还书机边上,他“观摩”着其他读者轻松方便地自己完成借书和还书的过程,也禁不住自己借了几本书来尝试一番。不用1分钟时间,就自主完成了借书过程,还拿到了机子自动打印出来的“借书凭证”。“哈哈,真像在ATM上取款一样方便!以后不用怕排长队了!”他高兴地说。和他一起同来的另一位同学则悄悄地告诉记者,准备约上几位同学在图书馆定期举办“沙龙”,就每段时间大家的读书心得进行交流。

  本版撰文本报记者洪奕宜实习生刘林

  本版摄影本报记者丁玎

  图:

  上世纪90年代,深圳图书馆的读者量就领先全国。

  新馆开馆不久,部分书架就几乎被借空。

  图书馆新馆的上座率很高。

  位于红荔路的图书馆旧馆。

  一位老人在查阅书籍。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