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走下冠军台 一切从头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10:10 南方新闻网

  走下冠军台一切从头来

  亚运会冠军及三位武术冠军鼓励曾经的冠军们,以普通人心态规划未来才是明智之举

  曾经站在领奖台上,看着国旗慢慢升起,听着国歌声和喝彩声在耳边回响,那一刻

的自豪和激动如今已只能成为回忆。微薄收入、不稳定的工作、患有种种疾病甚至无钱医治的困窘现实,与曾经的辉煌形成了鲜明对比。

  连日来,本报报道全国冠军徐翠娟的经历后,我们的“寻找深圳冠军”接到了很多曾经站到过领奖台上的冠军们的电话,他们当中,有的现在仍做着和本行相关的工作;有的则四处打零工,至今没有一份固定工作。

  处境艰难的冠军们心态迷茫,而也有些冠军们在新的领域里闯出了另一番事业,他们对于冠军光环的意义有着别样的理解。昨日,曾在二十年前夺得过亚运会游泳冠军的杨先生现身说法,鼓励曾经的冠军们,以一种社会普通人的心态来规划自己的未来,“冠军不会是一辈子的荣耀,但体育精神却是可以让你受益终身的。抛开过去的一切,从头开始。”

  连日来,在深圳生活的冠军们的现状也牵动着读者的心,很多市民致电本报或在奥一网上留言,为迷茫的冠军支招或者打气,鼓励他们用好心态迎接未来。

  ■个案

  亚运会冠军:

  卖保险跑销售遭白眼,认了

  杨先生于1986年夺得了亚运会游泳冠军,那时他年仅十九岁。现在的他,已经成功转行做到了一家企业的管理层。在他看来,荣誉过后,一切都应从新开始。杨先生说:“我曾经拎着公务包卖过保险,也在晚上骑着自行车读夜大,跑销售的时候,还要遭很多人白眼……其实就像拿冠军要面对失败、受伤、教练的批评等等困难挫折一样,你干什么都要面对这一切,所有成功都是努力得来的。”

  在他看来,自己从接受训练到站到冠军领奖台上,花费了十几年的时间,而从不是冠军的普通人到自己现在这个位置,却拼搏了二十年,“当我遇到拒绝时,我能说自己得过亚运会冠军,所以你不能拒绝我?不能。我觉得所有能够拿冠军的运动员,可以把坚强的毅力和执着的精神拿到重新从事的工作中去。”

  “应该在深南大道上,拿个罐子,把所有曾经的荣耀辉煌都装进去,把它用力地摔在地上,然后把地上的碎片一点一点捡起来。捡的过程就是决心重新开始的过程。”在杨先生看来,当一个人刚成为冠军的时候,就应以平常心做好下一步的人生规划。

  坦言自己钟爱运动的杨先生,最后还不忘记为体育做一番动员,“现在参加运动、搞体育的人是太少而不是太多了,我希望深圳能有更多的市民关注运动,关注体育。”

  武术冠军:

  做教练收入很有限,值得

  今年3月,林金碧、王宏心、罗神贵三位曾经的武术冠军因为怀着相同的梦想走到了一起,并合伙开办了一家搏击俱乐部。如今,俱乐部已有8位专业教练,其中多位都获得过全国冠军,学员已有80余人。

  昨日下午5时许,记者来到林金碧位于横岗的俱乐部,教练和学员们正在训练。学员中有的只有十一、二岁,有的已经30出头。曾获得2005年珠港澳散打自由搏击冠军、2005年国际自由搏击擂台争霸赛65公斤级冠军的林金碧,从97年正式学习武术以来,一直在参加各种比赛,没有做过其他工作。他说:“一路走过来,看到很多同行冠军因为没有办法谋生,而在武术这条道路上半途而废,觉得特别可惜。所以就和王宏心、罗神贵合伙开办了这家搏击俱乐部。”

  谈起俱乐部的未来,大家都充满了憧憬和希望。在林金碧看来,虽然现在武术教练收入很有限,但大家从没感到失落,“能为自己的梦想而坚持,我已经非常满意了。”

  “虽然我们需要盈利让我们的武馆更好地发展,但挣钱不是最重要的,希望武馆能立足深圳,慢慢打开知名度,最终发起一个职业化的武术赛事,中国武术人才不能被白白浪费掉。”曾经获得过2005年第三届香港国际武术节双截棍冠军、2005年首届中国传统武术节双截棍冠军的“棍王”王宏心满怀信心。

  ■读者网友支招

  文化技能课有助冠军转型

  连日来,对于冠军们的现在遭遇,许多市民给予了关注,他们希望借本报转达对冠军的支持和鼓励。

  奥一网网友支持冠军的正常维权行为,但更希望曾经的冠军们能有一颗平常心生活,“就像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生、职员甚至工人一样,在自己找好的未来路上坚持努力,一定能成功。”

  市民陈小姐则建议冠军们摆脱掉“冠军”阴影,“其实有时候曾经的辉煌可能更是一种负担,心态不好会影响自己下一步的发展。”也有很多热心读者建议,冠军一夺冠就应有更长远的打算,“一些文化课和技能课的深造其实更容易帮助自己转型”。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王莹实习生蔡木子陈丹淳

  图:

  “棍王”王宏心目前从事搏击俱乐部教练工作。本报记者单增辉摄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