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行路见荣耻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0日10:26 沈阳网-沈阳日报

  树立一种荣辱观念,只有通过千万人的道德实践,才能蔚然成风,成为改变社会面貌的强大力量。———题记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本质要求的集中体现,也是新时期公民道德建设的紧迫而重要的任务。沈阳市坚持从城市交通中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陋习抓起,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6月10日起,在全市范围开展“知荣明耻

,文明出行”专项教育整治活动,引导广大市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骑车走路的小事做起,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至今已取得明显成效。从明耻懂耻愤耻到知荣倡荣扬荣

  新闻媒体组织精兵强将投入到“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的第一线,设立了《人们都在看着你———曝光台》、《乱穿马路,血的代价》、《知荣明耻话文明》、《文明出行大家谈》等专栏、专版和热线,策划开展了“万朵红玫瑰赠文明出行市民”和“寻找出行文明人,赠送轿车”等系列宣传活动。

  “一分钟究竟有多长?走到斑马线究竟有多远……为了你和家人的幸福,为了一份出行的平安,请收回你急促的脚步。”这是《红灯短暂,生命漫长》宣传教育专题片的内容,它在各大机关、企事业单位、街道社区和1400台楼宇电视和1100台车载电视上反复播放着。画面震动着市民的内心深处。虽然没有更多的话语,但它却在引导人们自动地去寻找脚下的斑马线。

  为了把宣传教育工作做到无缝隙全覆盖,“知荣明耻,文明出行”系列公益宣传海报也应运而出,通过“文明出行N个细节”“陋习曝光”等栏目,以现场目击、新闻评论、案例解析等形式,强化知耻教育,倡导文明出行。目前,已制作出的7期共40000张海报已张贴在各机关、社区、学校、车站、机场、商场、超市、各大企业和主要交通路口等人员密集的地方,受众者超过百万人次。

  我市还在全市各社区建立了统一设计、统一标识的“荣辱点评台”,采取全民监督的方式,抓拍骑车走路中的不文明行为定期进行展出,组织不同层次人群对其进行点评,从而引导和规范人们的言行。强大的舆论引导和监督助推文明出行,鞭挞出行陋习,让广大市民进一步明辨了出行中的荣与耻,纷纷加入到文明出行的行列中来。教育是“软管理”,处罚是“硬教育”

  在专项教育整治之初,沈阳市专门制定出台了《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开展专项整治工作的通告》,对整治“乱穿马路”、公共场所“光膀子”和“乱扔垃圾”作出明确规定,尤其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违反交通法规明确采取罚款、抄告单位、拘留等具体措施。截至目前,为整治交通陋习,全市共出动警力2万余人次,纠正行人和非机动车交通违法行为12.2万余件,处罚2.6万余件,行政拘留5人,刑事拘留5人,行政警告1人。

  在这次整治活动中,我市还建立了“抄告制度”,在强化全社会管理方面取得了奇效。

  7月5日,沈阳机床集团下属企业中捷厂员工乱穿马路的行为被媒体曝光。这立刻引起机床集团高度重视,不但对乱穿马路员工进行教育处罚,还在媒体上公开作出了“员工连续3次乱穿马路被抄告或曝光将下岗进行教育,并实行评先一票否决制”等承诺。与此同时,国家级文明单位沈阳商业城、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省级文明单位沈矿集团、沈阳网通公司等,也都作出了针对被抄告员工的具体教育处罚举措,“抄告”制度的执行正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知荣明耻,文明出行”成为市民满意的“民心工程”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陈政高指出,要突破重点,突破难点,强化责任,一年集中力量抓一、二个问题,并真正取得实效。探索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解难事,不断提高市民的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

  我市坚持贯彻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从具体事情、从群众反映集中的突出问题抓起,做了充分的调查研究。在问卷调查中,大多数市民提出应该对行人和非机动车乱穿马路陋习进行整治。为此,市委、市政府提出要把其作为一项全民参与的系统工程突出抓好。这是一项顺应民心、体现民意之举。

  为了建立“知荣明耻,文明出行”专项教育整治活动的长效机制,确保专项教育整治活动的经常化,“交通文明综合指数”考评机制应运而生,这在沈阳交通史上是第一次。

  6月15日,沈阳市对随机抽取的路口进行了初评,6月30日又进行了第一次考评,这次考评结果令人欣喜:与初评相比,行人违法率10.2%,下降了36.2个百分点,非机动车违法率9.8%,下降了22.2个百分点。

  如果你现在走上街头,会发现许多来自我市各机关、企业事单位、学校、社区的志愿者在担当义务协勤员。据不完全统计,我市参加义务协勤的人员已经达10万人次,义务协勤时间达20万小时。“知荣明耻,文明出行”已经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齐抓共管的全民行动。秦密宝本报记者王靖宣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