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滋味 醉杭州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8:05 杭州日报 |
城周记者张磊 人物:张坚 杭州红泥餐饮娱乐有限公司总裁 河北人,来杭32年 张坚每天上班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打开电脑,通过红泥网络信息系统,调看前一天的报表。上面的数据项目繁多,大到总收入,小到饮料消费多少、酒水消费多少都有记载。俗话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学管理出身的她习惯从一个个看似无关的数字中找出问题并去解决。起步于1992年的红泥,到今天已经有了遍布全国的八家分店以及完备的配送中心,在全国餐饮业百强评定中,曾先后位列33位和29位。红泥发展壮大的过程,也正是杭帮菜流变的一个潮流。 还没等人开口问,张坚先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杭帮菜引发了中餐餐饮市场的革命”,第二句“激烈的竞争推动了杭菜的发展”,第三句“杭帮菜到了一个提炼、总结、提升,面对新起点、新高度运作的二次创业阶段。”整个晚上的谈话,也便都与这三句话有关。 从1998年开始,在本地操练纯熟的杭帮菜向外拓展、扩张,开到一个城市就在这个城市掀起狂热的追捧。1999年,“红泥”在上海开的两家酒店,产生了拉动社会消费的轰动效应,被经济研究部门称为“红泥现象”;2001年,“红泥”南京酒店开业,每天下午就有人排队领号等座,每个晚上要翻五六次桌子。 “杭帮菜之所以受欢迎的原因在于,它的菜肴兼容并蓄,充分吸收了东西南北中的菜肴特点,集百家之长。经营模式则又涵盖各个消费层次和多种消费需求。”张坚拿“红泥”打比方,“红泥”自1992年起步,始终遵循董事长张杭生提出的“让价格回归合理,请百姓走进红泥”的经营理念。现在红泥的600多款出品菜肴中,有186只被称做红泥基础菜,这些菜便是以杭帮菜与浙菜为基础,筛选提炼出来的。“基础菜是让人了解杭帮菜,了解红泥,另一些菜则是适应当地消费者的,让他们对这家店没有陌生感。”这部分菜则是根据各地市场不同,紧贴当地市场,根据当地消费者的喜好,派生出的新系列。 大店不好做是近几年餐饮业经营者时常感叹的。张坚说这是消费需求更趋个性化的表现,虽然单店变小了,但对于餐饮集团来说,规模更大了,更集团化了。 至于竞争的推动力,张坚翻出了菜单。她认为,由于竞争让杭菜在文化创新与战略创新上都很有特点。“比如龙井虾仁,就是在原来老杭州名菜基础上的创新,更体现了杭州的城市文化特点。”此外,红泥的一些精品菜肴都用朴素而雅致的红色小泥炉出品,贴合这家店“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能饮一杯无”的意境。 “红泥”现在坚持用中餐的制式化生产来保证菜肴的出品质量。如西餐一般,原料采购、制作、出品,全过程都有工艺标准,一切都有章可循。“传统中餐中很多依靠的是经验,比如调味料的分量,说适量、少许的都有,而现在的红泥,该放几克就是几克。”她说这样的确有点难,但一切都为了追求新式的杭帮菜。 “新杭帮菜就是得好吃、好看、好做、好卖。”她说这段话时很坚决,从她背后的玻璃窗望出去,是熙来攘往的延安路,对于张坚来说,这些都是她的潜在顾客。(杭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