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梨花开遍罗江天涯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8:19 大洋网-广州日报 |
乍暖还寒时节,从成都双流机场到罗江县,高速路上风驰电掣,两边景物“刷刷刷”地,不容分说向后倒去,一个钟头就进入罗江县。说四川人吃巨辣,性子急,一点不假。 罗江诗歌节里,女诗人仅三两点缀而已。众多知名男诗人那么积极响应,从四面八方涌到罗江,其号召力来自《陌上桑》的主人公罗敷。据说罗敷生长在罗江边的。 那个叫罗敷的四川小女子不但美艳:“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当时肯定还挺时尚:“缃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口舌尤其锋芒,“使君一何愚!”把一个五马太守讥讽得落荒而逃。 都说从此罗江出美女,那美女个个都是辣妹吧? 管接待的姑娘们身穿桃花的衣裳,脸上是梨花的颜色。诗人中向来不乏想入非非者,但在她们轻快的声音管辖下,服服帖帖地不敢肇事。整个诗歌节被打理得行云流水,小罗敷们功不可没啊。 罗江的软柔之水滋养了动人民谣,民谣则创造出手扳桑枝的窈窕美女。此外,罗江的险关峻岭节节布阵设障,既困歼邪恶,也让一代英雄断戟折翼,令人叹息。鹿头山的英烈谷里,曾经是酷烈的三国古战场,诸葛亮一子一孙殁于此。据说月黑风高之夜,谷内的怪石奇洞里,仍有刀戟相交、马嘶人喝之声。 生于山东,战死雒城的名将庞统,就葬在天下闻名的白马关落凤坡。庞统祠和墓离罗江县城只有几公里。几废几建,仍不失古朴沧桑。周围有古柏护卫,两侧设碑林。我不懂书法,见其署名有不少是当代官员,便意兴阑珊。 如果说罗江的历史人物上篇歌罗敷,下篇泣庞统;伏笔是尚可讨论的罗贯中籍贯;功德圆满的当是李调元,可以上封面。 李调元是清代戏剧理论家、文学家和诗人,更是罗江人引以为傲的文坛奇才。我随众人参观过李调元故居、醒园、读书台,还似懂非懂观赏了一折川剧《文豪还乡》。找来找去,没看到李调元撰写的《川菜菜谱》。 李调元的后人是否把它秘藏起来,准备开一家眼下最时兴的私房菜馆? 川菜的影响如此广泛如此霸道如此无孔不入,几乎颠覆了全中国人民的味蕾。其伟大经典是回锅肉。 罗江县筹拍的电影《天下第一宴》正在做首映式,把回锅肉歌颂得美轮美奂,使得像徐春萍这样一个娇滴滴的上海小姐,吃起肥肉片来居然面不改色。罗江的美食节我不敢胡乱吹捧,因为我一点都不能吃辣。看上去好翠绿好乖的一盘炒青菜,小心翼翼地挑两根入口,即可能遭遇潜伏花椒粒的凶猛袭击,立刻涕泪滂泗,比失恋还丢面子。因此我总是盛半碗饭,浇一勺鸡汤打发了事。可怜满桌盘子叠盘子,筷子翻飞,人人脑门发亮。 3月17日是梨花节。罗江的梨花刚刚过了她的第七个生日,却不肯就此隆重谢幕。千树万树,粉雕玉琢,依旧无怨无悔。在广阔的田野上,在村前村后,在眼里在心头,在春天的前锋领衔主演。紧接她的是晕醉着嫣红着,半推半就的羞答答桃花;再后面是连至天边的油菜花大部队。他们已经收集起足够的阳光,蜂蝶总动员,鲜黄嫩绿地波动汹涌着,闹腾着把春光次第推向高潮。 罗江因此即将沸腾了。 但是,梨花,我的梨花!我不想听到你浪漫过了、灿烂过了、挑逗过了、狂欢过了,就凋了、残了、败退了,就变成耐贮藏经颠簸的多汁金花梨,出发到全国去经商,被无数酒足饭饱的大嘴巴咔哧咔哧地啃咬。 罗江在蜀地,别人认定它很中原。但居住最东南一隅的我望过去,已是遥远的天涯。那里,现在,还开着我那最后的梨花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