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机器式学子"具有创新意识吗?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09:57 东方网

  蒋萌作品集第三届中外大学校长论坛在上海落下帷幕,此间百多位中外“象牙塔掌门”就高等教育的方方面面各抒己见,中国本土校长们更是“惊人之语”不断——作为校长,我担心把人培养得像机器;现在的学生大学一毕业就像一个小老头,没有童真,没有灵气;我们的学生从幼儿园到大学都被“格式化”了;目前这种应试教育的体制,是先把青年学生的创造性扼杀完了,然后又要他们去创新,那怎么创造得出来呢……

  本土校长一股脑地自揭“家丑”,一起“炮轰”现行教育体制,显然不是“一时兴起”,事实上,这恰恰与人们的切身感受,以及社会上的频频质疑相吻合。我们的教育确实存在不容忽视的弊病,有着十分现实的隐忧。

  毫无疑问,人类所以成为地球主宰,能够创造出现代文明,根本原因就在于具有无比强大、似乎无限的思维想象力。任何理论与学科,无一不是从思想萌发、实践探索、一步步总结得来。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曾孕育的无数创造文明,更皆源于此。然而,纵观如今中国的教育体制,却充满了教条化、模式化、同质化趋向。家长望子成龙、优质教育资源匮乏、教育资源分配极为不均下,“分数至上”似乎成为了保证公平、公正的“唯一途径”。“学而优则仕”、“唯有读书高”更使无数人将高考看作改变命运的“救命稻草”。旁观者对此早已质疑不断,学生与家长又怎会对种种弊端“全然不知”?但“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

  说一千、道一万,表象问题的根源还在于体制。体制本身是由人所制定,本意是为了更好地规范行为,但如今不合理、缺陷多多的体制却令许多人“深受其害”,这难道不是一种莫大讽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已反思呼吁了十几年,可有啥变化呢?大学倒是越建越大,学费越收越高,大学“毛入学率”也跻身世界前列,可应试的“根基”却越发稳固,从幼儿园便开始的各种考级考证热,更使其具有“变本加厉”之势。不仅如此,衍生出的学术腐败、科研老板、学术争名夺利、以及世界罕有的“学术行政级别化”,更使得整个教育、学术领域都呈现出急功近利、浮躁虚荣的态势。这不仅极大的损坏了公正客观的科研教育形象,更不知分散、扼杀多少人的求知欲、探索精神、以及创造性思维。

  曾几何时,当问及孩子们长大希望做什么时,答案可能五花八门。如今许多孩子的回答却往往是考个好大学、出国留洋等泛泛概念。教育本来只是途径,现在却成了“理想与目标”,这着实令人费解。此外,真正考大学时,学生与家长也是扎堆高招咨询会,选“热门”、有“钱景”的专业,这看似很“务实”,实则却充满了盲目跟风。至于“批量制造”出的大学生,则普遍存在理论脱离实际,动手能力较弱的问题。毕业生众多,“骄子光环”不再,毕业即失业,大学生就业也成了老大难,反倒是职业教育开始受到用人单位的渴求与欢迎。

  创新与创造,是如今国家最重大的一项战略举措。而这也是发达国家保持技术优势、科技领先的“不二法门”。创造必须依靠创新性人才,而“从小就被格式化”、“毕业就像小老头”、“机器式学子”究竟还有多少创新潜能呢?国外普遍认为“会玩的才是好孩子”,随着学历的不断提高,学习是由松到紧、由兴趣到探索钻研的上升过程。我们惯常的理念则是“听话的才是好孩子”,学习轨迹呈抛物线式,中学阶段最为紧张,大学反倒“严进宽出”。而就在大学校长们“炮轰”教育体制、分数唯一的同时,社会上却仍在炒做面对香港大学重奖与内地名校“金字招牌”,高考状元究竟会“花落谁家”,争论所谓的“一二流”,怎一个“呜呼哀哉”啊!


作者:蒋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