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什么情况下谣言是可信的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2:00 光明网
郭立场

  高考招生目前已进入录取阶段,许多考生和家长也正在焦急的等待中。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们的这种心理,公开在网络上叫卖招生指标,每个指标的价格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骗取考生和家长们的钱财。记者浏览一些网站发现,随时可以找到各种买卖高考招生的信息,有的广告将学校的价格直接标出,从8500元到5.8万元不等,本科专科都有。(《海口晚报》7月14日)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也许,这不过是蛊惑人心的谣言,只是一场骗局而已。但不可忽视的一个事实是,高考招生中存在的问题依然相当严重,依然有许多“空子”可钻,那些专门帮别人托关系、找门路上大学的地下招生者又到了收获的好时节。高考分数不够如果想读大学,只要有关系、肯出钱,就可以如愿以偿。如果苦于没有门路可走,依然不用忧虑,有这么一些人利用各种关系,把一连串本应由“高招办”完成的工作变为中间性的“社会化服务”,只要你肯出大价钱。

  尽管如此一来不甚合理,但众所周知的事实是,地下招生市场巨大。据一项调查显示,对普通家庭来说,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投资最看重,特别是高考,为了让孩子上一个好的学校,许多家长往往不惜一切代价。于是,地下招生者在家长的强烈需求下呼之欲出。并且,你丝毫不用为地下招生者的活动能力表示怀疑,自有私下收黑钱的学校为他们大开绿灯、提供空间,也自有见钱眼开的招生人员与其沆瀣一气。这也足以解释,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听信官员及专家的告诫,最终成为“谣言”的俘虏,愿意为孩子的前程赌一把,拿大把的金钱与地下招生做交易。

  可以说,地下招生者利用手中的关系网,满足了部分考生上大学的愿望,已俨然和家长、招生办及学校形成了一条龙的利益链,“谁也离不开谁”。其实说白了,这就是人人喊打的“点招”,是有人利用关系和特权进行权力寻租。而点名招生就难免不涉及钱的问题,就必然危害招生程序的公正,进而腐蚀教育公平。而能否为考生提供一个公平、公正的教育环境,则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然而,当教育不公的“潜规则”成为一部分人用来谋利的工具,并逐渐被多数人认可时,当某些人凭借关系和金钱享受的特权异化为天经地义的常态,地下招生紧锣密鼓地甚嚣尘上时,考试将不成其为真正的考试,而是堕落成了少数人的名利场。

  当高校选拔不再依据分数和能力,考生只需通过关系和金钱就能获取上大学的资格,录取通知书承载了太多的“权”、“利”因素时,高考的公正性又从何谈起?仅仅因为缴纳了额外的金钱,即便是分数不达标的考生,也能堂而皇之地迈进大学的门槛,而那些贫贱的学子,则因为学费无着而面临辍学的危险,那么以选拔人才为目的的高考成了什么,以人为本去塑造人才的教育成了什么?最终是高考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教育悖离了应有的宗旨。这事实上意味着,正当的规则被完全抛弃,“潜规则”成了人们信奉的教条,教育腐败成了人们追捧的法宝。而这无疑是最可怕、最没有前途的歪门邪道,是最危险、最伤天害理的罪恶行径。

  毋庸置疑,普通高等学校的招生录取应该严格限制权钱交易,必须从源头上遏制教育腐败的滋生与蔓延。信息不透明、程序不公开、监督不到位,以及违规操作、以权谋私等行未受到严肃处理,是近几年为人们所深恶痛绝的根源所在。实际上,通过健全机制完全可以制约这些行为,即便是制约机制本身目前是不完善的,也可以通过信息公开、社会监督、媒体曝光等方式来解决问题。问题是,“非不能也,是不为也。”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