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女书记卖官案与“官场假想”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2:46 温州新闻网

  中央纪委和中央组织部7月19日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一批违反组织人事纪律的典型案件。其中以陕西省商洛市委原常委、商州区委书记张改萍(女)卖官案最为典型:从2000年11月至2005年9月,张改萍利用职务便利,从为他人晋升职务、调动工作等方面谋取利益,先后收受28人贿赂共计106.9万元及大量礼金。(《北京青年报》2006年7月20日)

  最为典型的女书记张改萍卖官案,以大量生动翔实的事实和情节,为人们全面展示

了一个地方的官场被贪鄙文化严重腐蚀之后的恶劣生态。据报道,在张改萍主政下的商州,许多官员都深谙并服从一个“官场潜规则”:送(行贿)了可能还有希望,不送根本不能入围。为了升官,有些人不惜挪借公款甚至贷款向张改萍“进贡”,“买官者敢投这个资,是因为张改萍敢收钱,也确实能给人办事”……

  “送了可能有希望,不送绝对没希望”之类的“官场潜规则”,在我看来也是一种“官场假想”。由此还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如下假想:第一,官员升迁必须送礼行贿,否则断无升迁的希望,所以,凡如愿升迁者都是行贿的结果;第二,职务升迁后能够获得的各种收益,必定远远高于行贿所支付的成本,因此为升迁而行贿是一项千值万值的投资;第三,那些只为金钱美色的官员,为了当更大的官、发更大的财必须行贿,而那些当官只为造福百姓的官员,为了当更大的官、追求更高的为百姓造福服务的平台,也只有送礼行贿以“曲线救国”……

  我之所以善意地将所谓“官场潜规则”称为“官场假想”,是因为我不愿意相信“送了可能有希望,不送绝对没希望”是一条颠扑不破的官场铁律。我宁愿相信,绝大多数关于“送了可能有希望,不送绝对没希望”的议论或判断,都是出于一种“宁可信其有”式的想当然,因此,肯定有很多官员的升迁不是送礼行贿的结果,肯定有很多官员宁可落得被淘汰出局的下场,也不愿意同流合污助长官场的贪鄙风气。而且,我相信与我有同感者一定不乏其人。然而,谁能够破除许多人心目中的“官场假想”?

  在现有条件下,尽管反贪部门隔三差五就要公布一批受到查处的贪官的黑名单,但却并不能很好地打消人们的一些疑虑,不能彻底破除人们对于官场的“假想”。相反,有的时候,贪官被查处得越多,人们并不会为反腐败取得的辉煌战果感到欣慰,而是为“腐败发展到如此严重地步”而万分震惊,其结果反而是坚定了对于官场腐败的某些“假想”。所以,要破除社会上远非个别的“官场假想”,一定要跳出反腐败看反腐败,要在反腐败之外下工夫。

  当下之计,我们一方面要继续推进干部选任制度改革,特别要增强干部选任的透明度,让公众更广泛地行使知情权和监督权。至少,一个干部选任出来之后,如果在社会上没有引发诸如他是某某的人、与某某关系不正常、某某对他的升迁起了关键作用之类议论,人们就不会假想他的升迁是拉关系送礼行贿的结果了。另一方面,还应当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官员收入和财产状况的透明度,为建立官员收入和财产申报制度创造条件。要让一般公众和层级较低的官员相信,当官与发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一个县长职位不值得花三五十万去购买(即使买到手也不可能收回投资),一个副部级干部月收入不过三五千元,没必要也不可能持有民生银行的“可透支300万”的钻石信用卡……(《三晋都市报》2006年4月12日)

  能不能破除上述“官场假想”,是中国反腐肃贪工作成败的一块试金石。

  来源:《燕赵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