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地震墙收费显现政府缺位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2:55 温州新闻网

  唐山“7·28”大地震已经过去30年,在唐山南湖公园地震纪念墙兴建之后,市民可以在上面刻上罹难亲人的名字,每年的清明时节和“7·28”,刻名的逝者亲人都来这里祭奠。然而,在纪念墙上刻名字是要收费的,正面每一姓名1000元,背面800元。

  (7月16日《民主与法制时报》)

  对于唐山大地震这样一场特大公共灾难来讲,人们如今日益需要一种特定的载体来寄托哀思和表达纪念。无疑,建立一堵“地震墙”,是社会所欢迎的。之所以引起争议,根子就在于——在公众心目中,“地震墙”是纯公益化的,不能走“商业路线”。

  在潜意识里,人们都希望“地震墙”应是无偿提供的,但逐利的市场本性使愿望只能变成一种奢望。市场不相信眼泪,市场更不可能为公众的纪念活动埋单。每一种商业投资都有成本的核算和盈利的目标,不论市场中的企业是否把建立“地震墙”当作一种商机,“收费”都是一个必然的结果。

  早已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市场的“公鸡”是下不出“公益蛋”的。为唐山大地震建立“地震墙”,不管是从历史还是从现实来看,都是一项毫无争议的公益事业,否则,就是对无数遇难者和那一段历史的亵渎。在我看来,纪念此类重大的公共灾难事件,是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换言之,只有政府的投入和主导,才能保证其纯粹的公益性。

  唐山大地震夺去了数十万人宝贵的生命,灾难的无情至今仍然让人们感到震撼和痛苦。政府有必要为死难者的后人乃至所有公众提供一个公益性的纪念活动场所——在纪念日里,献花、默哀、举行烛光晚会等,从而让民间自发的群众性纪念活动趋向理性和文明。退一步讲,即便政府财力有限,也可以通过政府引导、大量接受社会捐助的途径,来保证“地震墙”的公益性。

  原本该由政府出面兴建的“地震墙”,却变成了完全市场化运作,商业性自然就会取公益性而代之。所以,从这个角度看,公众对于收费地震墙的质疑,其实就是对政府缺乏此类公益事业投入的不满和质问。

  来源:人民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