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倡导乡风文明 建设文明村镇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4:59 红网

  梓门桥镇地处双峰县东部,面积132.6平方公里,辖65个村和1个居委会,6.3万人口。近年来,该镇以倡导乡风文明为突破口,扎实开展文明村镇创建活动,促进了三个文明协调发展,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荣获了“全国创建文明乡镇工作先进单位”、“湖南省文明村镇”,“娄底市文明单位”、“六好乡镇党委”等多项荣誉。

  一、多管齐下,大幅度转变服务作风

  

  镇党委从班子成员抓起,建立健全了党委的各项组织制度、工作制度,领导干部做到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在广大干群中树立了较高的威信。在干部队伍中,开展了“创先争优升三旗”和“学培民精神,树身边典型,创一流业绩”活动,引导干部争先创优、为民服务;开展了“三个代表进农家,执政为民五上门”活动,引导干部深入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上门辅导政策理论、指导农业科技、调处矛盾纠纷、排除危难险急;开展了民情热线创建活动,率先开通了全国第一条乡镇“民情110”热线,架通党和人民群众的“连心桥”,受到了原湖南省委书记杨正午的充分肯定并在全省推广,近年来,进一步整合了民情热线功能,建立了思想政治工作热心人队伍,使民情热线成为全镇的信息指挥中心、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心、思想政治工作中心。同时,也注重抓好村组干部作风的转变,每年都举办村干部培训班,表彰奖励优秀村干部和“十佳村民小组长”,引导他们更好地为民服务。

  二、统筹城乡,大手笔建设小城镇

  

  镇党委始终站在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高度,对小城镇进行重新定位、重新规划、重新建设。一是高起点规划,做大小城镇。按照建设全省一流贸易重镇的定位,完成了香铺坳集镇区2004—2020规划修编,加强了小城镇配套设施建设,全面启动美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基本打造了集工业、商贸、住宅、办公、休闲为一体的现代化文明集镇雏形。扎实开展了城区秩序和环境整治,改善了小城镇的居住环境,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二是高标准建设,做美小城镇。在拉大框架的同时,高标准建设小城镇及其配套工程,确保30年不落伍。目前,香铺坳和梓门桥集镇区已基本成为交通便利,市场繁荣,环境优美,居住舒适的现代中心小集镇。三是高效能运作,做活小城镇。以农产品加工业和农村服务业为重点,把引导私营企业合理集聚,完善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目前,香铺坳和梓门桥集镇区已成为西接县城永丰镇,东达湘乡于塘镇的中心商贸集镇,辐射周边近10个乡镇20余万人口。

  三、加快发展,大步伐推进镇域经济

  

  镇党委始终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按照建设“工业带、强农区、明星镇”的目标进行了理性的思考和运筹。一是以工农互动为动力,做强农业。结合实际,围绕主导产业抓农业,重点推广了一批生态高效农业,组建了牲猪养殖专业合作社,基本形成了以黑山羊、花卉等为主的八大农业产业,呈现出“一村一品,一品多村”的块状发展结构;围绕市场抓农业,大力发展订单农业,现订单品种10余个,同时,进一步完善农产品集贸市场,大大拓宽了农产品流通渠道;围绕工业抓农业,利用农副产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粮食加工、蔬菜加工等一批工业企业,延伸了产业链。二是以招商引资为主渠道,壮大工业。紧紧围绕招商、富商、安商三条渠道,着力营造优惠的政策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安定的社会环境,形成了引得进、留得住、能发展的良好经济运行机制,先后有福建、广东、浙江等30多投资者进驻梓门桥创业,形成了能源和原材料工业、建材工业、农产品加工业、轻化工业等四大支柱产业。三是以优化服务为重点,发展劳务输出业。通过建立劳务输出工作站,举办技能培训等形式,为外出务工人员提供用工信息,培训劳动技能,搞好善后服务,使劳务输出工作由无序状态变成有序流动,提高了劳务输出质量和效益。

  四、创新载体,大范围搅动干群思想

  

  镇党委以开展各种活动为载体,大力促进干群思想的大解放和观念的大更新。一是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努力塑造梓门人新形象。深入开展“塑造梓门人新形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广大干群进行思想大讨论,树立新观念,塑造了梓门人“开放、进取、诚信、勤劳”的新形象。二是开展“争先创优”活动,积极树立示范典型。广泛开展了“十星级”文明户、文明村和文明单位等争先创优竞赛活动,评选出了一批“十佳党员标兵”、“十佳村组干部”、“十佳致富带头人”,评出县级以上文明家庭100多户,文明村10个,文明单位5个,镇“十星级”文明户评选活动面达90%以上。三是开展文体娱乐活动,不断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加强了文化阵地建设,建立了农民健身活动中心,把东湾地下党支部陈列室建成了全县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德育教育基地;组建了篮球队、门球队、龙舟队等民间体育组织,经常举办各种体育比赛活动,组建了老年扇子舞、腰鼓队、乐器队、业余文艺演出队等群众娱乐组织,把自编自演、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送到各个村落,丰富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

  五、以人为本,大力度改善镇村环境

  

  一是加快道路建设,不断改善交通条件。筹资1420万元改造硬化了12条镇村主要公路,总长达62公里,有51个村完成了穿村水泥路建设,覆盖面达81%。现全镇还有10余个村正在铺设水泥路,总长达10多公里。二是大力兴修水利,不断改善生产条件。筹资1200万元整修高标准山塘900余口,硬化灌渠150多公里,投资100余万元新建小Ⅱ型水库一座,防汛抗旱能力大大提高,基本保证了旱涝保收。三是抓好生态建设,不断改善生活条件。完成退耕还林8000亩、生态公益林6万亩、长江生态防护林1.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8%;新建沼气池500余口,推广了清洁能源,加大了村级改水改厕力度,建立了重大疫情防控体系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基本实现初级卫生保健。四是健全教育阵地,不断改善学习条件。共投资80余万元,相继竣工了梓乔中学等教学楼,建设面积2580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教学楼房化。还投资90余万元,建起了全省一流的老年人活动中心、敬老院等公益设施,大大改善了群众学习娱乐条件。

  (作者系双峰县梓门桥镇党委书记)

稿源:红网 作者:屈伟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