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贫困学子:感恩社会心存回报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1日16:5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本报连续两年举办的“爱心助圆大学梦”活动资助了不少贫困学子,如今他们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何?记者近日深入其家庭进行回访——

  “当我一个人走在一条伸手不见五指的隧道中时,有人递给我一把火炬,凭着它,我走出黑暗,找到光明!”2004年受到全程资助的濠江区贫困大学生蓝章湖如此评价他过去与现在不同的两种处境。他说,在我最困难的时候,是社会热心人士用他们无私的爱心给了

我一个机会,我将珍惜好、把握好这个难得的机会,完成我的学业,将来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去年和前年,本报连续举办“爱心助圆大学梦”活动,得到社会上众多热心人士和单位的大力支持,使一大批贫困学子受到资助,圆了他们的大学梦。时光荏苒,如今那些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们正在一个全新的环境里努力拼搏。

  品学兼优,屡获奖学金

  蓝章湖两年的大学生涯,凭着自己的努力攒下了无数的荣誉:连续两年学习成绩名列全班第一名;获得三好学生一等奖,优秀困难生一等奖;被评为优秀共青团员;加入中国共产党……最让他感到自豪的是,由于他品学兼优,还先后获得国家奖学金、获得由广东天量律师事务所提供的专门奖励学习成绩优异的法学本科生的天量奖学金二等奖和香港福慧慈善助学金。

  面对这样的成绩,蓝章湖没有忘记自己的责任。他说,我要向资助我的热心人士学习,将来事业有成时也要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目前,他仍担任班里的学习委员,经常参加学校的勤工助学活动,被学校聘用为学生工作信息员,在生活上,他每花一分钱都记在笔记本上,从不乱花钱。本学期一结束,他就到当地法院实习。他表示,要利用一切机会学习和锻炼,为将来回报社会作好准备。

  现就读于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大二学生林秀儿,学习成绩同样骄人:连续两年获得班里第一名,今年获得“陈伟南何材林”奖学金第三名。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是中文系田径运动队的队员。此外,还通过参与学校学生自己组织的商业街等活动,做一些小生意来补贴生活。她说:“我觉得进入大学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学会为人处事。”她决心不辜负热心人士对她的资助,对得起自己,对得起父母,对得起这个帮助过她的社会选

  勤工俭学,解决生活难题

  陈玉叶去年以612分被广东金融学院商务翻译系录取,经过一年的大学生活锻炼,而今活泼开朗了许多。她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还加入了学校青年志愿者协会,每个星期天都到广州白云区残疾安老院和广州天寿路康复中心当义工。她是个懂事的孩子,今年家里因台风“珍珠”而严重受浸,无法及时为她寄去生活费,她为了不让父母担心,便谎称自己已经找到一份兼职,但事实上她已经连买饭的钱都没有了。于是她到校外进了一些电话卡到学校里卖,不料却被学校领导误认为她“不务正业”,准备对她进行批评。在了解了她的实际情况后,学校领导对她进行特殊照顾,不但允许她以自己的方式经营电话卡,还介绍她做一些不影响学习的兼职。

  就读于广东工业大学05级物流管理专业的许秀娟十分的开朗健谈,然而熟悉她的人都知道读大学前的许秀娟性格很腼腆,一年的大学生活让许秀娟各方面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她在不耽误学业的情况下还积极寻求兼职的机会,推销过刊物,卖过电话卡,到植物园打短工,卖凉茶……许秀娟自豪地告诉记者,这一年来她最大的收获就是过得既自信又充实,大学生活大大开拓了她的视野,让她为将来走上社会奠定了基础。

  现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的李丽莉非常庆幸自己能有机会能走出去,看到外面丰富多采的世界。她目前在学校里担任“创造与成功协会”秘书部长,同时也是宿舍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这些工作都要求她要能主动与同学们沟通、协调好关系,由此性格也就锻炼得越来越开朗。去年寒假,李丽莉报名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勤工俭学活动,当上了一名春运列车乘务员,获得了她人生的第一份薪水。

  坚定意志,读书能改变命运

  郑淑鉴和郑康智去年分别受到一位热心人士和市金融办的全程资助,全都圆了大学梦,他俩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埋头苦读,因此他们的学习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十,他们表示,新学年再加把劲一定要争取进入班里前三名。

  他俩缘何如此钟情读书?郑淑鉴说,读高中时的确曾为将来读大学所需的巨大费用而大伤脑筋甚至想到辍学,但后来发现他的师兄师姐们不管家里多穷,只要考上了,都能得到社会热心人士的资助,因此他总结出一个道理,读书是唯一的出路,只要自己好好读书,一定也能得到社会的关爱。而他也相信将来就业时,用工单位会优先录用学习尖子。郑康智有一个妹妹正在念初三,他大学毕业时刚好就是妹妹考大学,他打算好了,只要自己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能帮助自己的妹妹读上大学。

  记者手记他们没有辜负社会的关爱

  一年前,当我们接触到这些贫困学子时,他们几乎个个都低垂着头愁眉苦脸;一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再次遇到他们时,却发现他们有一种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一个个精神抖擞活泼开朗。是什么力量让他们产生如此大的变化?他们说,没有了后顾之忧。由于家贫,他们比别的孩子更加用功读书,只因心中有一个信念:知识可以改变命运。而在关键时刻,社会各界热心人为他们雪中送炭,让他们走上一个更加宽阔的天地,他们的视野开阔了,心境自由了。他们说,是社会上的热心人士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机会,我们将来也要为别人创造一个机会。

  目睹了他们的变化,让我们感到安慰,也为他们感到高兴。因为,他们懂得感恩,懂得珍惜,没有辜负社会对他们的关爱。

  本报记苏硕元康洁周敏实习生邢泽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