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炒作自己与造福社会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05:50 中国青年报

  杨曲

  “只有炒作自己,才能造福社会”,这是经过媒体提炼的“揭黑导游”邬敬民的名言。在人们对许多炒作行为感到厌恶的今天,这番认识却透着朴素的真理性。本来,许多人都有造福社会的愿望,然而,由于人微言轻,难以为社会作出较大贡献,或者得不到社会承认。多亏有了互联网,使许多人有了表现自己的机会。这不,一篇《叫我如何不宰你》的“自

白”在互联网上发表,使邬敬民成了旅游界内外关注的焦点人物。最近,他的文章又得以印刷成书,使旅游界的种种内幕展现在更多的人面前。尽管造福社会的时间尚未到来,但毕竟可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总归对社会有益。

  为什么炒作自己才能造福社会?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未免自寻烦恼,不如换个角度想想:假如邬敬民是一个学者,研究旅游问题颇有造诣,写出一本有价值的专著,结果会怎样?很可能没人愿意出版,为了出版说不定还得自掏腰包,就是出版了也引不起多少注意,更大的可能是埋没在浩如烟海的出版物中,难以实现其社会价值。这样一想,就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社会需要炒作,是因为社会迷失了某些价值。既然文化已成为产业,既然产业追求的是利益,既然只有市场能带来这种利益,而市场又表现为印数、收视率,一句话,读者、观众的追捧,那么,除非成为公众人物,除非构成新闻事件,就不足以受到广泛关注。想一想,为生活奔忙的人们顾不上学习提高,也顾不上欣赏高雅艺术,上下班途中看看报纸,回到家里看看电视,可不就只有公众人物、新闻事件才会受到关注!而成为公众人物、构成新闻事件的主要途径,就是炒作。

  恩格斯说,文艺复兴是需要巨人而产生了巨人的时代,社会需要是创造的动力。如果社会需要的不是巨人,而是侏儒,那么也必将产生侏儒;如果社会不需要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而只需要快餐,那么必然是大量的文化垃圾被制造出来。最近,著名演员濮存昕在俄罗斯戏剧《狼与羊》北京之行发布会上直言:“我们观众的鉴赏能力还很落后。”岂不闻观众是上帝?过去演员总是千方百计地讨好观众,而濮存昕敢批评观众,够胆儿。但作为观众之一的笔者,却想对他表示深深的敬意。因为我们现在看不到好书,看不到好戏,的确与读者、观众的欣赏趣味有关。连著名作家都靠写性来吸引读者了,连节目主持人都靠半裸来吸引观众了。事实上他们这样做也的确赚足了眼球,为什么?因为读者、观众愿意为这些东西掏腰包,甚至只愿意为这些东西掏腰包。

  得不到市场的鼓励,也得不到社会的奖励,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如何产生出来?倘有谁真的十年磨一剑,创造了有价值的科学文化成果,那么他和他的家人非得喝西北风不可。当然啦,辅之以成功的炒作情况则有所不同,如果一本书能印到几十万册,带来几十万元的版税,庶几可以满足精神文化产品再生产的需要。于是就有了各种各样的炒作,就有了“只有炒作自己,才能造福社会”的逻辑。

  邬敬民当初发表“自白”时,未必有炒作的意识;引起了意外反响后,大概有人说他炒作,他才意识到炒作原来有效。这一来,他可真要“炒作”了。他说:“我不怕人说我炒作,只有把自己名气炒大了,我才有更大的影响力,才可以与部门对话,造福社会!”可见,不光文化领域需要炒作,要想在社会生活的其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也需要炒作。但炒作如果是实至名归,也许可以造福社会;如果缺乏思想文化素质的充分准备,则终究行之不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