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谁才有资格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08:32 大河网-大河报

  近日,在哥德堡号造访广州期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马悦然教授参加了在中山大学举行的“中欧文化接触与交流——纪念高本汉学术研讨会”。这位82岁的学者思维清晰而敏捷,屡有惊人之语:“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中国人不应该把中国文学作品翻译成外文”……(见7月21日《南方都市报》)

  其实马悦然的这些话一点都不惊人,因为他早就表态过:“它(诺贝尔文学奖)就

是十八个瑞典人给的一个文学奖,仅此而已,它不是一个世界文学奖!”而他接受采访时还说过一句真正的惊人之语:“中国要是没有办法把农民问题解决好,那中国就没有希望了。”原来,马悦然前年去了山西邸加河村,目睹了当地一些农民的现状。

  马悦然的愤慨绝非矫情,他之所以关注中国的社会现状,不仅在于他本身是汉学家,是诺奖评委,更在于他认为“中国是我的第二故乡,是我的乡愁”。一个异邦的文学奖评委满怀赤子之心,对我国农民现状感同身受,让人敬佩。目前农民的现状是绝佳的创作题材,但有多少作家去感知?文学创作不能悬浮在空中,应与地母相衔接,那么多人仅仅盯着脐下三寸,或陶醉在无关痛痒的呻吟中,这能写出深刻的作品吗?

  马悦然说,他现在每月至少会收到中国作家15封信,“给我寄稿子,要我把书稿翻译成瑞典文出版,给他们弄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些所谓的作家干了些什么?他们有没有资格获奖?马悦然最近在翻译山西作家曹乃谦的《到黑夜想你没办法》,这正是一部描写中国农民困苦生活的小说。试问,写信的作家中有几个也写了农民?

  去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是英国剧作家哈罗德·品特,他在获奖词《艺术,真相与政治》中说道:“我们的道德感哪儿去了?我们曾经拥有吗?现在为何不见了?良心是什么?”我想,这才是有道德感的作家,这样的作家才不会去炮制花边文学,不对弱势群体视而不见。作为一个中国作家,在这样一个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时代,怎能忍心漠视农民的生存状况?可是,许多作家围着奖项转,甚至“活动”到瑞典去了。

  针对一些文学期刊在商业大潮中无所适从,学者丁东前不久说:“既然用了纳税人的钱,公民就有权要求文学期刊对公共事务和公共利益有所关心,在涉及社会正义、公民权利方面,说一点真话,不要一味回避,一味沉默。”期刊如此,作家何尝不该如此?□王石川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