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消费《金瓶梅》的低俗暗流需警惕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2日10:39 四川新闻网

  除了《金瓶梅》,还有多少"文化"可糟蹋

  《金瓶梅》在以通俗的旅游方式为中介的传播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在向世俗变形,并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方向。值得思考的是:一本《金瓶梅》为什么能够抖擞出如此大的力量?也许更应该反思的是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

  一直讳莫如深的《金瓶梅》,如今被人们发现了新价值,成了香饽饽。继安徽今年五一节开张的《金瓶梅》遗址公园后,山东又有两地争相开发与《金瓶梅》相关的旅游项目,闹哄哄不一而足,却都冠以文化之名。

  作为一种商业行为,选择《金瓶梅》为切入点,说白了就是利用《金瓶梅》的道德含混性与内容的神秘感,打一个“擦边球”,将其古典名著本来丰富复杂而敏感的内涵,删繁就简、改头换面,演变成“大众文本”,来吸引大众的眼球,掏取大众的钱包。对于开发者和商家而言,也许正为这个不错的创意而自鸣得意呢。

  美国学者约翰·菲斯克在解释类似文化开发时曾经说:过度性和浅白性是其两种特征,“这两种特征提供了创造这种‘大众文化’的丰富而肥沃的资源”。而其中的过度性,所遭受的负面指责,一定意义上指的就是鄙俗和浅薄。

  开发者和商家对《金瓶梅》的哗众取宠,其实算不上什么高超的商业行为。他们不过是时下“历史名人热”中派生出来的一支岔路而已。他们以为会柳暗花明、曲径通幽,其实可能会把路越走越窄。

  我们要审视的应该不止是商家,还有这种现象背后的社会心理。说穿了,谈起《金瓶梅》,不少人关注的并不是这部文学著作真正的内涵,而是全书80万字中被删除的那2万字而已。于是,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依据《金瓶梅》开发出来的所有旅游项目,便也有了特殊的色彩。在这样的运作中,《金瓶梅》本应具有的美学意义消解了。

  其实,任何一种旅游消费过程,都是意义生产或消解的过程。《金瓶梅》的开发和消费过程,其潜在的低俗暗流消解并改写了表面上那些所谓文化的堂而皇之的意义。《金瓶梅》在以通俗的旅游方式为中介的传播过程中,从一开始就在向世俗变形,并迷失了自己原本的方向。

  问题是,一本《金瓶梅》为什么能够抖擞出如此大的力量?我们应清醒并严肃地看到,眼下,无论是世俗文化的生态,如低俗文学描写的热衷,还是生活的现实,如笑贫不笑娼的社会心理,都出现了一些价值观失衡、荣辱观颠倒的现象。有些地方或者说有些心理,正与《金瓶梅》那2万字暗合,有着某些内在的联系。于是,不少人便自觉或不自觉地参与了对《金瓶梅》旅游项目的创意和消费。也许,文化的开发、引导、传播和消费等诸多环节都应反思:除了《金瓶梅》,还有多少“文化”可以供我们这样糟蹋?(肖复兴)

  (作者为《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作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