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香江漫话:为渐行渐远的“湾仔露天街市”画像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04:32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香港七月二十二日电题:香江漫话:为渐行渐远的“湾仔露天街市”画像

  中新社记者关向东

  “位于皇后大道东及太原街,一批市区重建局的物业将落成启用。为了免于届时出现交通拥堵,当局决定要搬迁现时位于太原街(南)及交加街(东),共八十六个固定露天摊位

小贩,准备举办交流活动听取意见”,这是香港湾仔区议会主席及湾仔民政事务专员,致太原街及交加街住户函的部分内容,记者也在其中。

  事实上,从上月区议会就有关搬迁事项发出咨询后,记者每日进出家门都发现,小街上空多出了不少横幅,表达居民、室内商户、户外摊贩对搬迁一事不同的意见。

  从母亲手上接下八十年历史南北货摊的吴女士告诉记者:如果从普通角度去争取,一定是要办迁了;如果从保存旅游景点考虑,没准还有救。

  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区域呢?

  太原街、交加街以及相连的石水渠街 、 太和街、 湾仔道,是港岛湾仔南仅存的一片露天市场,坊间直呼为“湾仔露天街市”。

  据说,这个“露天街市”被许多欧美版的香港旅游手册,当做了解湾仔土风必到之处介绍。

  因而,常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景观:在石水渠街运水果 、 蔬菜 、 水产的“四眼仔”卡车,小心地从街道里倒出的当儿,来自某欧美电视的记者将其当做鲜活背景,当场录制起了介绍香港的专题节目。

  而主持人走到任何一个摊位前,都可以和摊位主人聊天不被拒绝,他们甚至会对着镜头说:“影我罗,影我!(影就是拍照)”

  因为,在湾仔仅存的这个露天街市里拥有一个摊位,并代代相传养活了一家老小,是这些“草根”市民的自豪。

  据说,街市内的石水渠街,曾经是草根华人的聚集之地。从前,蓝屋二楼是敬涵义学(Kam hang free school),专为底下阶层的小孩提供免费教育;其他单位大半都是挤迫的居所,通常是出租一张床位一个板间房那种。如今,湾仔区成立了出租公寓博物馆(lower east side tenement museum),一栋出租公寓获保存,房间经过整理然后展示,留下草根层的集体记忆。

  有意思的是,尽管历经近百年风雨,“湾仔露天街市”今日仍很有活力。

  如其中最着名的石水渠街,街道不宽仅约五六米,长不过百米,却是一条集蔬果 、水产 、 南北货 、 面包屋、熟食店,甚至药店、理发屋 、算卦室的小街,从清晨五点至夜晚九时,始终人来车往,熙熙攘攘,鲜活得很。

  店铺花插着排列,并不似室内街市般划出专门区域;不论售卖什么的店家,生意通通是从铺内延伸到铺外,铺外的摊位甚至还会有几重;邻摊之间似乎竞争不是那么激烈,如果摊主有事跑开一会儿,邻家也会顺便“帮手”卖货收款。

  所售货品,当日进口,新鲜的很。来自内地的居多,也有不少东南亚产地的蔬果,价格平过超市:像是蔬菜摊档,大众菜不论斤论堆;水果摊,也是如此。常常十元港币,就买回一家一天的蔬菜;当下,五只鲜亮北京水蜜桃,也不过十元。

  店名多很“街坊”,留着时光的记忆,像是“顺嫂杂货”、“四眼仔蔬菜行” 、“珍荣行” 、 “潘觉荣跌打”、“妹记鹅档”;也有专做菲佣、泰佣生意的,如VIVA、YAMAZAKI,卖的是来自她们家乡的蔬果、点心、调料,进入店里就会被浓浓的东南亚风情包围。

  将要搬迁的交加街,则是一条全露天的行人街,一个个六、七平方米左右的小摊位,密密麻麻地排了一条街:家居日用、花生饼豆、 南北杂货 、 五金百货 、 老少衣服……价格都是难以想象的便宜。

  吴姐告诉记者:这条摊位街有八十年历史,不少摊档已家传两三代。过往,政府收取的是占道费,每摊每年六千元,所以生意还可以做;可是,如果搬迁进入已经竣工的室内街市,同样的摊位面积,每月都要收几千元的租金了,许多家会“顶不顺”的(接受不了)。(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