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振兴基层图书馆的公共服务职能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06:00 光明网
■徐山人

  在倡导“学习型社会”的背景下,基层图书馆门可罗雀,或者杂草丛生,或者灯红酒绿,此等情形实在有些不太和谐。我们要问,难道我们的社会果真荒芜或浮躁到如此境地,以致基层图书馆几无立锥之地?显然,问题不是那么简单。

  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传统图书馆这种限时限地的信息获取方式,必然会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广播、电视、互联网等电子媒体的迅速普及,将图书馆乃至传统读书方式挤

到了一个较为尴尬的位置。在今年“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之前,一家科研机构公布了有关国民阅读的调查结果,其中显示,在图书阅读率持续下降的情况下,网上阅读率却逐年上升,从1999年的3.7%猛增到2005年的27.8%,年均增长率达107%。在势不可挡的信息技术革命面前,传统图书馆欲守住阵地甚至有所拓展,确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尤其,对于基层图书馆而言,在人口聚集和地域辐射程度都有限的情况下,它如何去应付新媒体的挑战,更非三言两语就能解决的事情。

  除去技术变革的大背景,基层图书馆遭遇的最大困难就是资金问题。作为一个公共文化机构,基层图书馆是某一区域内历史和文化典籍的贮藏地,是人们获得新知的重要公共空间。基于公共产品的特性,基层图书馆理所当然地应当得到公共财政的大力支持。然而,令人头疼的恰恰是公共财政未能有效供给,以致图书馆陷入运行不畅、停滞乃至断炊的窘境。公共财政的支持力度自然与某地的经济发展程度相关,但在根本上,贫富状况并不能影响图书馆这项公共服务的性质和功能,公共财政的分配原则和比例也不能因此而轻易有所改变。那种借口财力不支而让图书馆自生自灭的做法,看似无奈,实是典型的失责行为。现实之中,由于现行公共财政体制改革尚未到位,一些地方的公共财政支出不够规范,偏离了提供公共服务的目的,有的甚至完全本末倒置,比如在政绩工程、形象工程上大做文章,而在关乎民生的事务上却漠不关心、不闻不问。相形之下,对图书馆建设这种似乎无关痛痒的事情,有些地方更易消极怠慢,而公共财政支出方向的错位也更为明显。所以,当公共财政捉襟见肘之时,政府更要谨防自身随意削弱或取消图书馆所承担的公共服务。

  基层图书馆门庭冷清,当然还有自身的原因,比如基础设施较差,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跟不上读者的需求等。显然,提升图书馆各方面水准是吸引读者的一个直接方式,但这样做的目的只是为民众提供更好的服务,如果不改变观念,只是坐等财政支持,那么冷清的图书馆将长久冷清下去,无法走出衰落的怪圈。

  从困扰基层图书馆生存和发展的诸种原因看,解决之道不外是加大投入,改善基本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等等。所有这些举措归结到一点,就是要使基层图书馆能够随着社会的发展,以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满足公众的基本要求。这是基层图书馆的生命力所在。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