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健康 > 正文

业内人士呼吁:大病到医院 小病康复在社区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3日13:40 大华网-汕头特区晚报

  “看病难、看病贵”是当前全社会最关注的民生问题,健全社区医疗网络,使群众“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之一。对老百姓来说,相比市区大医院,在社区看病不用人挤人,收费也较便宜。我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框架已基本搭建完成,市民的常见症、多发病大多本来可以在社区医疗服务站得到治疗。然而,大多数市民有了头疼脑热一类的小病还是情愿走远路、排长队到大医院,也不愿“光顾”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这造成了我市社区卫生医疗发展缓慢的局面。社区卫生服务路在何方?记者就此作了一番调
查。

  社区卫生服务站艰难支撑

  我市从1998年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以来,已先后建立起12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目前,我市社区卫生服务网点已覆盖了城市中心区29个街道中的18个街道,覆盖率达到62%。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一些社区卫生服务站由于生存压力大不得不停止医疗服务,不少服务站则在艰难的发展中苦苦支撑。

  早在1999年11月,市第四人民医院便在杏花市场旁开设了社区卫生服务站,在持续三年的亏本经营后,2002年11月这家社区卫生服务站便不得不关门歇业。第四人民医院办公室主任赵纯良指出,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经济负担太重,房租、人员工资比较多,跟收费和病人量不成正比。每天大约只接诊10位,而医院派出的医生、护士就有七八人,收入远远跟不上付出。而另外一些仍在开设的社区卫生服务点也面临着较大的生存压力。曾于2002年被评为优秀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东墩社区卫生服务站,如今每天前来就诊的病人寥寥无几,只能在所在街道的支撑下艰难维持着基本的服务。据了解,按《汕头市社区卫生服务站评审标准》,一个利用原有医疗网点调整充实而成的服务站,要完善6项服务功能,其基本建设费用至少需要10万元以上;而新设的服务站需要解决业务用房,其投入将更多。目前,我市仍能保证正常运作的社区卫生服务点基本上都是靠自身主管医院在资金和医护人员上的全力支持。

  多数市民对社区医疗“不信任”

  一方面是大医院挤爆棚,另一方面社区卫生服务点门庭冷落。小小的感冒花了近百元,许多市民仍宁可舍近求远到大医院挤着看病。很多市民认为,对社区服务点医生的技术觉得信不过,怕他们用药不当,经验不够,感觉不够正规。和其他城市一样,汕头市民对社区医疗抱有“不信任”的态度,群众信任度不高成了社区医疗发展缓慢的一大致命伤。面对这一现状,业内人士建议我市大医院和一些发展较好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尝试建立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双向转诊制,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患者出现危重情况时转入对口医疗机构,在医院渡过急性期后,再转入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机构康复,形成“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就医新格局。

  社区卫生事业需社会合力推动

  今年“两会”期间,市人大代表孔抗美提交的《发展社区卫生服务,解决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的议案被确定为交由市人民政府办理,由市人大常委会审议的议案。议案指出,社区卫生事业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合力来推动。

  据了解,我市提出将争取到2010年,各区基本建成以非营利性机构为主导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全市95%以上的街道建有社区卫生服务机构;90%以上的居民步行10至15分钟可以到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澄海、潮阳、潮南、南澳等区县的部分农村中心镇能够建立起乡镇一级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为此,我市将采取措施,进一步推进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投入,支持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合理调整和配套社区卫生资源,优化卫生资源结构,加快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结构和功能转型。将进一步扩大

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范围。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参保职工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就诊,积极探索适合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特点的医疗费用结算方式。引导社区居民树立起正确的健康消费观念,努力改变参保职工的就医观念,逐步树立起“小病进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思想,积极探索开展社区首诊制试点工作。加强社区卫生服务的监督管理,切实保证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本报记者周敏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

 【评论】【收藏此页】【 】 【多种方式看新闻】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