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多亏咱村有个教授级智囊团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2:22 杭州日报

  过去,靠斧头吃山,越吃越穷;眼下,靠科技养山,越养越富

  盛夏,临安太湖源镇白沙村,满头大汗的王安国,正在竹园里拔着刚冒出头的鲜笋———夏季也能出鲜笋?他的这项科技新成果,早已在白沙村落地生根。这种被村民们称为“四季竹”的新品种,能让竹农们每年的创收期整整延长一季。

  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教授级高工、现担纲临安市现代林业科技服务中心主任的王安国教授,国际竹子知名专家、博士生导师竺肇华,全国农经学会副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国内知名生态环境专家张象枢……谁能料到,这批业界资深专家都是临安小村庄的顾问。在近二十年间,专家们的智慧在小村里落地、成长。

  昔日卖炭翁成护林创富人

  白沙村很美,白沙村村民很富裕,这在临安都是相当出了名的。不过,这个藏在山沟沟里的偏远山村也经历过“痛定思痛”的过程。

  20世纪80年代初,村民们为了脱贫致富,纷纷拎着斧头上山找“零用钱”。一时间上山砍树、烧木炭、卖木材成了当时村民唯一的经济来源。短短几年,山上的大树基本上都被砍光了。1987年,农民人均收入还只有814元。同时,由于过量采伐,大批天然林被毁,导致水土流失,山体滑坡,自然地质灾害频发,生态环境恶化。

  90年代初,一些来白沙村考察的教授顾问看了这一现象后,痛心不已。经过教授们深入细致分析研究,最后决定把发展方向放在积极开发非木质资源,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林,以及对竹笋、茶叶、山核桃和高山蔬菜进行深度开发。结果一“炮”打响,1996年村民人均收入猛增3455元,其中非木质产品收入占90%以上。砍树止住了,村民们连砍伐指标都放弃,义务植树尽现率达到100%。

  外出打工者个个回了家

  眼见村民迈出了致富第一步,王安国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些资料上得知,国际上正在兴起生态旅游热潮。王教授这回又开始对村民们灌输“生态旅游”的理念。就在村里的小礼堂里,王教授对着百来号村民说:“山上的树千万不要砍了,哪怕是再弯的树也不要动,留着给城里人看,你们等着数钞票赚钱就是了!”

  村民们听得将信将疑,一位村民拉着教授的手说:“王工,你教我们科学种竹、种茶叶,我们都信你!可这回,你讲的会是真的吗?”村民的怀疑很快被事实改变。1998年,随着白沙村率先在全国打出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招牌,小村庄顿时成了都市人休闲胜地。先前那位村民专门拿出了凳子,开心地坐在家门口数汽车。

  如今,白沙村从事“农家乐”的农户达到70余户,50%以上的劳力从事着旅游开发,全村接待游客已达7万人次。农民人均收入已跃至去年的1万多元。全村一半收入来自旅游业。火爆的旅游行情,让原先外出打工的村民们,都纷纷急着回家赚钱。

  小村庄成了科技孵化地

  “过去,靠斧头砍树挣钱,越砍越穷;眼下,靠科技种竹子吃生态饭,满山都是小银行———”74岁的村民夏宏根老人很是感慨。如今,家门前的地里种满了四季竹、方竹等专家们正在试验的新品种———他与全村人一样,成了科技的力推者。

  白沙村对科技的深度接纳,加快了各类科技资源的集聚。在教授们与临安科技局的牵线下,小村与国际示范林网络、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竹藤组织、国际农用林研究中心、中国林科院、国家行政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竹子中心、浙江省农科院、浙江林学院等一大批国内外研究单位、大专院校的专家、教授建立了广泛的联系,白沙村成为他们的实验基地。同时,白沙村也成为“国际示范林网络”、“国际竹藤组织”、“全国展望计划办公室”和全国欠发达地区的培训基地。

  近10年来,小村已接待来自58个国家的950多位外宾和全国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的2万多人次参加考察。(临安记者站张伟星雷柏荣实习生姚晗记者吴薇 杭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