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扩招背后的利益驱动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3:42 中国青年报 |
实习生 叶铁桥 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叶青表示,高校擅自扩招,攫取经济利益的现象在我国各地高校中一度很普遍,这主要是利益驱动的结果。 叶青说,这些学校学生招得越多,钱也就收得越多,一些地方政府及其教育主管部 门因无力对高校进行充分投入,因此,对高校的这种做法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有些地方政府甚至还持纵容态度。“地方政府没有钱投入,只好将本科招生计划指标给高校,让高校自己去收钱。比如说一个地方政府本要对当地的一所高校投入100万元,它没钱,可能就划给高校一两百个‘专升本’的名额代替。”著名教育学家潘懋元认为,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我国高等教育的政策导向有关。“现在不论是教育主管部门,还是各类层次的高校,或者学生本人,都在追求各种层次的‘升格’,‘升格’完全成为了一种利益驱动的行为”。 潘懋元说,不论是学校还是学生,“专升本”其实一直在受到鼓励,比如学生专科升本科后,教育主管部门就将他们统计进入“就业率”名单,学校也专门设立“专科起点本科班”,鼓励学生“专升本”,但这些东西都不符合高等教育的规律,但由于学校层次和学生学历更高一层的诱惑,学校和学生都对此乐此不疲,这也是学生愿意交钱的原因。 潘懋元认为,就我国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来说,现阶段本科学生不宜太多,反倒是高职高专的学生应该多招一些,因为整个社会最需要人才的是基层地区。“现在我们社会急需的应用型、技术性人才没有学校去培养,本科生和想上本科的却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当前高等教育面临的问题”。 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陈厚丰认为,靠制造招生计划,利用“专升本”收钱来办学是非常危险的,其后果必然是学校的经济效益上去了,但质量效益却滑坡了,长此以往,必将严重损害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声誉。 陈厚丰说,我国的本科教育质量一度是相当高的,但近年来却因种种因素影响导致了质量下滑和声誉受损,这其中,又尤以某些高校大规模“乱招”、“滥招”的危害最大,因为如此一来,不仅严重损害了高等教育公平公正的原则,打乱了国家高等教育计划,而且,由于学生质量良莠不齐,致使一些本来应该是较低培养层次的学生,得以冠以较高培养层次的学历毕业,可实际质量却没有任何变化,这必将损害整个高等教育的声誉。 叶青认为,要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于一要规范整顿,二要加大投入。 本报北京7月23日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