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产互动 倾力打造北部新城 |
---|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5:56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进展播报 新都作为全国五大家具生产基地之一,四川省、成都市三大家具产业集群(新都区、崇州市、彭州市)之一,在全国率先成立了家具产业发展局;日前,6平方公里的新都家具 发展集中区规划正在由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进行后期补充完善,已有30余家家具企业拟入驻。今年上半年,新都区全区地区生产总值完成70.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3.5%。其中,一产业实现增加值5.46亿元,增长4.8%;二产业实现增加值41.12亿元,增长16.4%,工业集中发展区累计入驻企业349户;三产业实现增加值23.73亿元,增长10.5%。全区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3.8亿元,增长33.5%,其中,73个重点项目总投资165.92亿元,增长25%,全年计划投资49.32亿元,上半年完成投资25亿元。目前,新都区已圆满完成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的目标。 壮大支柱产业 增强聚集度 昨日上午,记者进入新都工业东区,路边宽敞的厂区内高高竖立着一块路牌——国家发改委授予的“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这就是新都工业区的龙头企业之一成都三利亚股份有限公司。 进入公司园区,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是去年3月份来到新都的,在当地政府的大力帮助下,公司最终选择在工业东区投资两个亿建设一个占地90余亩的生产企业,当年10月份,公司的第一条生产线正式投产。记者在现场看到,该公司二期工程的院墙已经围好,几十间厂房正在积极建设之中。这个拥有七项自主知识产权核心技术PECC和填补国内彩电业空白的三项PDP保护屏专利技术的公司,目前年销售额已上亿元。 记者从工业区了解到,为加快推进工业区建设,提高工业区的项目承载能力,新都区委、区政府已经批准同意,专门组建了成都市新都兴工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投资1亿多元完善了工业区集中发展区道路、绿化、路灯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启动了东区二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新都区还借鉴了“分区切块、公司化运作”的“蛟龙”经验,成功地引入了九龙公司参与东区开发建设和招商引资。 昨日下午,在新都工业东区的九龙工业港,记者看到,一栋栋厂房拔地而起。据工地现场负责人介绍,“九龙工业港”总体规划面积为2800亩左右,总投资24亿元,工程分两期实施建设。工业港建成后,将引进大中型企业100余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8亿元,实现税收2亿元以上。 另外,着力打造的西部家具产业园确定了“企业投资,整体开发、分步实施”的运作模式,并且已形成项目承载能力。6平方公里的新都家具发展集中区规划正在由深圳家具研究开发院进行后期补充完善,已经和南方香江集团签约,有30余家家具企业拟入驻该园区。 目前,新都已经形成了机械、食品、电子、医药、家具五大支柱产业,新都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他们将继续强化对支柱产业的引导服务、政策扶持,促进生产上水平,企业上规模,产品上档次、创品牌,并加大对重点优势企业的支持扶持力度,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同时,新都加快交通建设步伐,为产业发展插上腾飞的翅膀。据悉,投资3.86亿元的北新干线(新都段)和投资2.6亿元的成青路(新都段)建成后,将全部实行免费通行,成为新都通往成都市中心的快速通道。目前,成青路(新都段)前期准备工作正紧张进行,已经完成工程施工和监理的招投标等工作,将在2008年建成通车。而北新干线(新都段)(一期)的道路工程即将全面展开,今年底可形成通车能力。 借助辐射效应 提升旅游产业 “我们要借助成都辐射效应,发挥资源优势,充分做好宝光寺、桂湖文章,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新都区一名负责人介绍,该区正在全力打造宝光寺、桂湖,并进行老城区旧城风貌、桂湖路和饮马河整治,整个工程投入在1.5亿元以上。 昨日,记者在升庵桂湖左侧整治现场看到,仿古建筑的奎星楼正在建造新都博物馆。园区约6000平方米游览步道将被翻新,对历史上已有的“桂湖八景”也进行了重点打造。正在忙碌的工人称,新桂湖围墙拆除后,将亮出明城墙,成为集休闲、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市政公园——桂湖森林广场。 饮马河是新都区穿城而过的一条河流,全长6.6公里,被该区人民喻为一条城市的大动脉。记者在整治现场看到,饮马河整治的河段是从老川陕路到南门桥段,全长1.59公里。现有的在控制线内的建筑将全部拆除,河两岸将进行景观化设计,建坝蓄水,打造亲水城市。 昨日,新都区旅游局负责人称,新都区正在抓住成都市创建“最佳旅游城市”的契机,充分利用德阳、绵阳毗邻国宝大熊猫基地和古蜀文化三星堆的区位优势,全力打造大熊猫基地——宝光寺、桂湖——三星堆国宝精品旅游线路,以此为突破口,来带动新都的旅游产业。 加快农业转型 确保农民增收 “喂喂,老周吗?旺苍一辆轻卡4点到达,要一车黄瓜,请马上组织人员采摘上货。”昨日下午3时许,正在新都区斑竹园镇大夫村地头值班的周正全的对讲机响了。 周正全马上忙碌开来,在他的指挥下,数十名妇女顷刻间就将数吨黄瓜采摘好。轻卡一到,一筐筐水灵的黄瓜开始过磅装车。 “大夫村没有工副业,农民的收入只能靠大田生产,人均收入低于全镇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收入一年不到2000元,只有组织起来,规模生产,才能在田头赚大钱。”周正全告诉记者,2003年在村支书廖明富的提议下,6户村民每家出股金5000元建起无公害蔬菜生产合作社。合作社以每亩800元的年租金租下20亩土地,建起大棚进行蔬菜生产。合作社的无公害大棚蔬菜上市,一季菜就赚了3万多元。 “这个好头一带,群众眼睛亮了,纷纷要求入股入社。去年,合作社就发展到45户,股本金40多万元。”廖明富说。本钱大了,合作社又新租了地,成片建起250亩塑料大棚。 “按这个势头,今年社里的纯收入可能有三四十万元。现在合作社打工的每天有七八十人,高峰期130多人。他们的收入一是土地租金,二是打工收入,若是股东,还有股金分红。现在不少群众要求入社,今年合作社可能还要扩股。”廖明富一脸高兴。 据了解,今年1—6月份,新都区全区实现土地流转面积达44366亩,占耕地面积的12.68%,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8家、专业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12个,发展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农业产业化经营龙头企业9个。 访谈 发挥区位优势 强力推进产业发展 ——新都区委书记牛敏谈新都发展 2006年上半年,新都区按照市委、市政府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和产业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其在成德绵产业带上的区位优势,大手笔推进产业发展工作,开创了新局面,形成了新气象,出现了新变化,各项工作取得了新成绩。全区上半年经济快速发展,各项指标完成或超额完成了目标任务,实现了时间过半、任务过半。同时,上半年经济运行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产业结构还不尽合理,三次产业比重为7.7∶62.1∶30.2,第三产业的比重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工业集中度不高,工业集中发展区的项目引进和项目开工建设特别是家具产业集中发展点建设进度还需要进一步加快;招商引资重大项目和利用外资项目较少;农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力度不够,大的有带动性的龙头企业较少。 在下一步发展中,新都区要立足超额完成产业发展年工作目标,突出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突出规划龙头作用,按城乡一体化的要求搞好规划的制定、完善和执行工作;二是突出“三个集中”,狠抓“一区一点一中心”的园区载体建设,即工业东区、新繁家具产业集中发展点、新都公路物流中心建设,形成好的承载能力;三是突出项目带动,狠抓招商引资,特别是重大产业化项目的引进;四是突出软环境建设,狠抓规范化服务;五是突出督查机制建设,提高执行力,狠抓工作落实,以保证全年任务的超额完成。 刘亮 王亮 本报记者 潘国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