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评论:重温大航海的古典主义时期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6:00 光明网
张钊(北京学者)

  经过近10个月的艰苦航行,瑞典的仿古木帆船“哥德堡号”终于绕过大半个地球,从海路抵达中国。

  “哥德堡号”的航线恰好重复了人类发现之旅,忠实地重复了260年前老“哥德堡号”的航线。这样的航海壮举,无疑是能够激发人类自豪感的。

  260年前,越洋航行的船舶没有任何机械动力可以倚侍,全靠季风的力量以及人类对船帆的操纵技巧,因此是“纯天然”的。这也是古典主义时期大航海的精髓:在大自然面前尚显弱小的人类,凭借智慧和勇气,驶向未知的彼岸,探索新的世界。当然,乐趣也在其中。完全采自原始林地的木材,经过一斧一凿的砍斫,变成了龙骨、船板、桅樯。巨大的船帆和强壮的绳索也都由手工制作。这种完全的DIY,正是今天的一桩大时髦。而这样的DIY却可以造就巨大的浮动舞台,载着富有冒险精神的人们走遍天涯海角。

  然而,浪漫和新奇绝对不是古典主义时期大航海的全部。向大自然借力的另一面,是必须勇敢面对大自然的波谲云诡。在老“哥德堡号”的时代,航海是危险性、死亡率最高的职业。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在一无精确海图、二无科学天气预报的情况下航海,无异于向大自然搏命。像台风“碧利斯”这样的灾难性气候,老“哥德堡号”根本无法预测,碰上了就只能硬闯,结果当然是九死一生。而在1745年9月12日老“哥德堡号”触礁沉没时,距离母港哥德堡只有900米。

  人类航海史大致可以分为区域航海和全球航海两个阶段,大航海就是全球航海,老“哥德堡号”就属于这个阶段的古典主义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从这个时期开始驶上了快车道,今天的世界图景也在很大程度上肇端于这个时期。所以,虽然大航海的始作俑者是西方人,但这段历史却是人类的共同记忆,无论它给人类带来的是辉煌与浪漫,还是屈辱与苦难。

  从十九世纪中期开始,随着钢铁船壳和蒸汽动力的不断推广,木与帆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古典主义的航船驶入了现代。新的陆地岛屿、新的海洋流域已被发现殆尽,人类的主要精力转向了开发和利用——其实质是西方对世界的侵伐、殖民、盘剥,古典主义时期的浪漫气息演化成了赤裸裸的金钱与欲望。

  新“哥德堡号”的此次远航,也使我们想到了郑和宝船的再造和新生。经过一些有识之士的奔走呼吁和牵针引线,曾经创造中国航海辉煌的郑和宝船已经开始重建,预计将于2008年下海,一举取代“哥德堡号”,成为世界最大的仿古木船。虽然不断有人叹息,600年前的郑和下西洋没能创造出哥伦布那样的辉煌,但我始终认为,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海洋观,我们的海洋观体现出更多儒家的和合精神,虽然也有必要对其封闭性进行反思。

  同样是古典主义时期的航海,推动郑和宝船和“哥德堡号”驶向远方的季风和洋流有季节和方向的区分,但海上通道却是公平公正不带偏见的,因此,我们应该不但欢迎“你来”,还要争取“我往”,来而不往非礼也。

  但愿“哥德堡号”跨越260年时空间隔的再次来访,不但能够使我们切身感受到古典主义时期大航海的浪漫激情,还能点燃中国人追溯本民族航海辉煌历程的热情。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