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扬中的春天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00 上海青年报

  ■文/周斌

  小车在平坦的江堤上行驶,江风从打开的车窗中扑面而来,令人感到格外清爽。放眼望去,堤外江水缓缓而流,江面上航行着各种船只,一望而知,这是一条繁忙的航道。堤内绿树丛中,映掩着一幢幢风格不一的新楼房,不用多说,就知道这里的农民经济上是富裕的。的确,这里就是连续11年跻身于全国综合经济百强县的扬中市。

  说起“扬中市”,不知情者往往误以为是“扬州市”,虽然同在江苏省,但后者乃历史文化名城,遐迩闻名;而前者则是一个县级市,其为人所知也是近十多年的事。

  扬中市地处长江口,是一个四面环水的小岛。过去这里的农民靠务农和捕鱼为生,十分贫穷。改革开放初期,为了改变生存状况,不少农民离开家乡当上了供销员,凭着“跑遍千山万水,走进千家万户,说上千言万语,吃尽千辛万苦”的“四千四万”精神,创造了经济奇迹,乡镇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地区综合经济实力也迅速增长,在全国名列前茅。今天的扬中市,成功的企业家已不在少数。陪同我们的范继平,曾担任过扬中市文联主席,后来也耐不住寂寞而下海经商,如今已是一位事业有成的企业家。当然,他并没有放弃文学创作,最近还出版了一部反映家乡巨变的长篇小说《水上家园》。他介绍给我们认识的几位老总,都有自己颇具规模的公司。他们住的是新楼,开的是宝马、皇冠、奥迪等高档轿车,有的还在上海买了几套房,其个人资产均已超过千万元。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他们已能随心所欲地畅游;虽然也曾遇到过风浪,喝过几口水,或有过起落沉浮,但毕竟最终都获得了令人羡慕的成功。

  回想自己当年高中毕业,在上海郊区插队务农时,即使拼命干重活,月收入也只有十几元钱,仅够勉强糊口。尽管那种艰难困苦已随时间流逝而成为往事,但对农村之苦和农民之穷,还是有切身体验的。如今江南一带的农村和农民,大多数都富裕起来了,不用再为吃穿住而发愁;其中不少人还成为颇有资产的富翁,这不能不归功于改革开放的时代环境和党的农村政策。

  正值晚春初夏,是品尝刀鱼、河豚鱼的最佳时节。有毒的河豚鱼是被禁止食用的,但扬中市却得到卫生部的特批,可以在指定的饭店销售。当然,河豚鱼是由专门的厨师负责烹调的。为此,扬中市正在举办“江鲜节”,吸引了不少上海、南京等大都市的食客前来尝鲜。几位老总也非要请我们去吃“江鲜”,盛情难却,只好随之来到郊外江边的一个餐馆,据说这里的“江鲜”特别好。菜是农家菜,但很可口。待河豚鱼上桌,其味果然鲜美,名不虚传。每人吃了一条,也算是过了把瘾。饭后乘小车返回市内,说实话,看惯了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总觉得小城市的建筑不够气派,市面也多少有点冷清。然而,这里居民的生活却很悠闲自在,生活节奏也不太紧张。可以说,这是一个亲水适居的生态化城市,在此休闲或居住,则能缓解现代都市人的紧张和疲劳。

  据范继平介绍,如今在开展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扬中市领导又提出了新的“四千四万”的奋斗目标,即“千户兴业、千元增收、千河疏浚、千埭整治;万人保障、万木增绿、万家洁净、万户文明。”应该说,这些目标很具体,也顺乎乡情民意。但真正做起来却并非易事,颇有难度。例如,扬中市现有21万农民,若人均增收千元,即2.1亿元,这可不是一个小数目。市内外现有大小河道3500多条,若每年整治1000条,也要花3年时间,更何况还要有大量经费投入才行。但我相信,经过不懈努力,这些目标最终是能够实现的。扬中市的发展,将会迎来又一个春天,那时候的扬中,也将会更美。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