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木匠村”变成“乐器村”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00 解放日报

  

“木匠村”变成“乐器村”

  “木匠村”一名女工正在调试古筝。本报记者 张海峰摄

  编者按 南汇车站村木匠多、手艺好,由于过去长期零打碎敲,资源优势不能转化为经济优势。自从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攀亲后,车站村借助城市工业的技术、管理、市场和品

牌优势,一跃而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这一事例揭示一个道理:建立企业与郊区农村的对口扶持机制,使对口双方成为利益共同体,是实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有效途径。

  本报讯(记者 刘斌 黄勇娣 通讯员 陈志强)6万元一台的“敦煌”牌古筝,出自郊区农村能工巧匠之手?这是事实。南汇区大团镇车站村———一个昔日闻名上海市郊的木匠村,如今一跃而成全国数一数二的民族乐器生产基地,古筝、二胡、琵琶、扬琴等民族乐器还远销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几个数据说明木匠村的不同凡响:年产古筝2万多台、二胡6万多把、扬琴1000多台,民族乐器生产总量在全国首屈一指;以城乡合资兴办的上海瑰宝乐器有限公司为龙头,全村已汇聚大小民族乐器厂近20家;有近1000名村民弃农从工,当上了乐器制作工。

  车站村靠什么成就这番事业?村党总支书记汪龙滨说,村所在的大团镇,地处偏远地区,招商引资缺乏吸引力;地少人多,发展特色瓜果生产,也比不上周边其他村子。但是,这里也有一大特色,就是木匠多、手艺好。十里八村有公论:“他们做的木犁,出土格外快;他们打的织布机,织出的布就是匀。”

  但是,真正让木匠村的巧手们如鱼得水的,是与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结缘。“小木匠四处找活富不了。”70多岁村民沈民根说,他从18岁起就跟父亲学做木匠活,打木船、制家具样样精,但后来活儿越来越少。有一年,车站村一位叫王元林的村干部,在城隍庙一家茶馆里,偶然结识民乐一厂的一位采购员,由此获得加工乐器零件的长期业务。上世纪80年代,民乐一厂与该村合资成立上海瑰宝乐器有限公司,在车站村建立生产基地。从此,在外找活的木匠陆续回到了村里。

  靠民乐一厂的技术输出,木匠村制作出来的乐器档次越来越高。40岁出头的农民徐龙官已是瑰宝厂的雕刻组长,他说,在民族乐器制作中,雕刻是难度系数较高的一道工序。20多年前,他和30多位村民去民乐一厂进修,整整学了一年多。不少木匠说,木工活他们一看就懂,但做乐器完全不是做家具、农具的概念。因此,进入瑰宝厂后,不时有专家手把手指导他们,被称为“筝父”的徐振高还在村里长期住了下来。1998年,全国举行古筝制作比赛,车站村木匠制作的“敦煌”古筝包揽了一、二、三等奖。目前,民乐一厂出品的高档古筝,主要来自车站村,其中包括6万多元一台的古筝和1万多元一把的二胡。

  城乡对话、工农握手,使车站村村民较早实现了非农就业,经济收入不断增加。老木匠沈民根和他的儿子儿媳一起,如今都在乐器厂里当技术工,一家人年收入10多万元。据介绍,进入大小乐器厂的800多名村民,去年人均年收入近2万元,一些雕刻师傅的年收入超过5万元。仅瑰宝厂一家,就拿出200多万元支付村民工资。现在,已有村民开轿车上班了。

  在瑰宝厂的带动辐射下,村里陆续出现了近20家生产民族乐器或零部件的工厂。57岁的老木匠唐财根办起一家民族乐器工厂,聘用了七八十名村民。近年来,他们请来扬琴制作名师和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担任常年顾问,在选材、工艺、外形等方面悉心创新改革,生产出来的“华黎”牌小叶紫檀深雕九龙图纹的古筝、蛇纹木的高档扬琴,每台分别卖到2万多元和1万多元。我国台湾一家乐团使用“华黎”牌扬琴后十分满意,日前又发来40台订单。

  民富村强,做什么事都游刃有余。村党总支书记汪龙滨告诉记者:今年,村里准备拿出150万元,把白色路面从每个村民小组延伸到每家门口。不少村民开始追求起生活质量,农家楼里时时飘来悠扬婉转的民乐声。据介绍,车站村里已有上百位农家娃通过了上海古筝考级。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