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垄断破坏公平环境 中小企业举步维艰


http://www.sina.com.cn 2006年07月24日09:18 南方新闻网

  社论一

  中国经济目前的情况,就像一条只有大鱼的河流,中小企业的生存状况不佳,而大型垄断企业则貌似风光无限。这预示了一个正在劣质化的市场生态环境,如果中小企业以及随之而来的个人创业精神遭到扼杀,大型企业的动力也将逐步消失,而扩大中等收入阶层人数与实现资源的有效匹配等社会目标也将随风而去。有数据为证。从1994到2004年十年间,

全国有770万家个体户消失,中小企业发育不良,去年倒闭30万家企业(7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

  这一不完全的数据部分反映了我国个体户与中小企业生存环境的艰难,要全面反映中小企业困境,还应包括以下数据:第一,中小企业生存周期缩短,平均生存周期从前几年的3.8年下降到2年左右。据《财富》杂志有关数据显示,美国中小企业平均寿命约为7年;第二,在上游资源性垄断与通胀日渐加剧的情况下,中小企业无法获得某些行业的准入权、议价权与利润分享的权利。

  政府一直在鼓励中小企业的发展,既有《中小企业促进法》,还有一系列相关配套措施,从建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到《中小企业划行标准》、《中小企业专项资金使用办法》等法规条例,应有尽有。并且,从中央到各地有专门的行政机构负责扶持中小企业,为什么中小企业却越扶越衰?

  出台政策与行政主导的资源取向不配套,在关键之处南辕北辙,是主要原因。在理论上强调发展中小企业的重要性,而在实践中却在行政垄断之路上狂奔,中小企业最需要的公平竞争环境付之阙如。

  社会资源在行政主导下,向资源、重化行业的国有垄断企业倾斜,国有大型商业银行一统江湖,无法生成与中小企业对接的融资模式。国家所提供的创业无抵押小额贷款效率极低,在北京市一个区5年以来只放了不到10笔,可以忽略不计。在原材料拉动的整体经济过热以及通胀过程中,中小企业无法介入上游行业分享资源型垄断企业的利润,在原材料的定价上只能任人鱼肉,不断压缩利润空间,制造业利润已降到极限。

  不仅如此,中小企业还容易沦为经济调控以及垄断国企与外资竞争过程中的炮灰。以石油业为例,商务部两次针对成品油零售与批发制定行业门槛,恰在我国据WTO协议开放油品市场之前——2004年12月11日后全面开放石油零售市场、2006年12月11日后全面开放石油批发市场,其矛头所指不难索解。

  政策针对的是WTO开放之后渐次进入的外资企业,但炮火所到之处,外资毫发未损,遭池鱼之殃的却是民企。将国内成品油生产批发行业控制在中石油、中石化两大寡头手中的结果,是原先拥有成品油批发经营资格的8000多家企业或关门大吉,或苟延残喘,而发改委的行业规划更是杜绝了民营企业进入该行业的任何可能性。今年6月,商务部正式发布《成品油批发企业经营管理技术规范(征求意见稿)》,所列资金与技术要求,对于壳牌、美孚等国际垄断公司构不成真正的威胁,但对于国内民营企业,却是难于蜀道的天梯,给民营企业压上了最后一根稻草。这些禁入原则不仅体现在资源性行业,金融等领域莫不如此。

  这一格局,将中小企业逼到了不得不与外资联手,抗击行政垄断、维护市场公平的境地。那些民营石油批零企业在政策门槛的压迫下,盼望外资不啻大旱之盼甘露。他们难道盼望竞争者?不是,他们盼望随外资而来的对于国内垄断巨头的博弈权,以及相对公平的议价权。这真是一个绝大的讽刺,当政府一手扶植大型国企与外资抗争,一手支持中小企业试图搅活市场经济的一池春水时,却一手造就了价值与理念不相容的两个经济体。

  中国市场经济的创口正在被撕裂,难道这个伤口要靠渐次进入中国市场的外资巨鳄来弥合吗?事实似乎就是如此——外资在汽车业、金融业等所有重要行业中扮演了中国企业训导师的角色,而中国本土民营企业却因歧视而希望外资为其脱困。

  当中国的经济政策随WTO开放行业的时间表起舞时,剑锋所指却有可能误伤了中国经济的市场根基,并使自身成为外资企业的陪衬。

  (南方都市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